及其遺憾(2)
有了眾多上層精英男性的支援,呂碧城的發展順風順水,一路綠燈大開。
1904年9月,於文壇大展鋒芒的呂碧城,在英總經理的幫助下,得到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支援,出任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兩年後,北洋女子公學更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學堂,呂碧城任監督。這一年,她不過23歲。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滿清下臺,民國登場,氣象萬千。
1912年,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在京登上民國總統寶座,呂碧城憑藉與袁世凱的舊交,出任總統府機要秘書,後又擔任參政一職。
1915年,呂碧城因看不慣政壇醜惡,攜母親移居上海,從事貿易,正式進入商海打拼。
呂碧城此番離京經商,用現在的話說,等於是高幹下海,通達的人際脈絡、絕美的公關面孔、超強的經營智慧,天時地利人和,呂碧城可謂全副武裝,短短几年,她就積累起了大量的財富,從此衣食無憂。
穩固的經濟基礎,讓呂碧城在男權社會里,找到了自我生存的奇特一角這奇特的生存方式,類似於躲進小樓成一統,近似於大隱隱於市,但多少又有點關起門來做慈禧太后的味道。跳舞、喝咖啡、奇裝異服,呂碧城在上海過的,是一種非常西化的生活。可另一方面,她又愛寫詞,深諳中國古典文化精髓,這樣的日子,中西合璧,好不有趣。
獨居生活,多少影響了呂碧城的性格,因愛無所釋,她移情寵物……養一對芙蓉鳥、一條寵物狗,珍愛萬分。某次狗被洋人汽車壓傷,碧城便連忙請律師同肇事者交涉,送寵物進獸醫院才罷休。
對於寵物飼養的熱衷,從某些方面,確也反映了呂碧城感情世界的寂寞,雖有眾人陪伴,可曲終人散,燈熄火滅,呂碧城怕是依舊能感到生之孤苦,一覽眾山小的高渺雖然給了呂碧城生活的依靠,虛榮心的滿足,可內心深處,最細微敏感的心緒,卻無處訴說,放浪形骸,恐怕也只是排解痛苦的一種渠道。
呂碧城這種放誕*的生活,開海上摩登之風氣,為世人所矚目,一顰一笑都成為大眾絕好的飯後談資。1925年,平襟亞在其主編某報上刊載了《李紅郊與犬》一文,呂碧城認為其故意影射,侮辱她人格,便要狀告平襟亞。平君知道呂碧城的厲害,忙避居蘇州,化名隱居,呂氏尋他不著,便登報追緝,聲稱誰捉得到平某人,便以所藏慈禧太后親筆所繪花卉立幅為酬,轟動一時。從轟動一時的“狗官司”裡,我們似乎也可以窺見,呂碧城性格里的放誕與乖戾。
時勢造英雄,呂碧城是應運而生的。她以其超一流的個人綜合條件,貼符了清末民初高等社會精英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國民”形象。出走、辦報、寫詞、辦學、經商、學佛,呂碧城身上,始終有一種獨特的反叛氣質,她尖銳、亮烈,然而也不乏嫵媚,她不同於某些舊時代扭捏的淑女,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她彷彿是從舊時代泥塘里長出來的蓮花,吸收了舊時代沉積多年的養分,卻一舉衝破束縛,傲然出挺,嬌豔盛放,堅定地承載新時代風露。
我們或許可以說,是精英男性心中那亡國滅種的焦灼,有心無意地,成全了呂碧城的輝煌。可反過來,呂碧城性格上的乖戾與反叛,又使得她在羽翼豐滿之後,必然會在某些方面與男權社會產生抵抗。
這種抵抗,源自本能,是出於兩性間天生的隔閡。這種抵抗卻很有意思,它彷彿是一條悖論,一個反諷:精英男性提倡女權,一手塑造了呂碧城這樣理想的“女國民”,這塑造,原本的指向,是救國救民……男性提倡女權女學的目的,是在民族自強民族解放這個大背景鋪展開的……可向來尖銳的兩性矛盾(男性對女性這個社會第二性的壓迫),無形中,卻被忽略了。 。。
呂碧城:成全之美及其遺憾(3)
身為女人,呂碧城在接受女權思想之初,所能使用的言說方式,依舊是男性提供的一套話語……在女權初萌的時代,並沒有更多的資源供她利用,在《大公報》倡女學,呂碧城所提觀點,大多還只是對精英男性觀點的亦步亦趨:從世界競爭和個*利角度,來闡發興女學的必要性,也就是說,民族的強大和女學的興起,是因和果的關係……因為要同世界各國競爭,因為民族要獨立自強,所以要興女學,倡女權……女權的提倡,是被籠罩在大的民族解放的天幕下的,它多少有點先天不足。但隨著人生歷練的增加和女性體驗深入,呂碧城逐漸開始了有了一種反抗的自覺,這種對於女性自我的關注和保護,在婚戀問題上尤顯突出。
呂碧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