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織生活,指導員佈置週六的任務:全體上山砍竹。

第一次聽到砍竹的指令,我真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這世界的第三極,這世界第三極之上的江南,這平均海拔二千多米的林芝怎麼可能有竹?在這之前,我已跟隨班裡的老兵上到海拔三千多米的雪山上伐過鬆樹、樺樹、法國梧桐等大樹當作連隊的燃料。這次砍竹不是用於燃料,主要是連隊用來編織圍牆防止犛牛進入營區破壞衛生。

第二天清早,連隊差不多提前了兩小時開飯。因為要上山砍竹,不少新兵處於興奮狀態,晚上一直也沒睡好覺,吃飯時便將揹包繩帶在身上;也有一些人的表情害怕上山,原由前不久有個川北兵在下山的冰道上摔斷了一隻胳膊。

“想不到這高原上還能長竹子。”砍竹的隊伍中,新兵們相互嘀咕著。老兵們通常默默無言,裝著什麼也沒聽見似的。我想這大概主要是他們早已領略過雪峰之上的艱難吧,高原之上的竹子是同雪峰一起生長的。要抵達有竹的地方,就要上到海拔四千餘米的雪峰。原始森林裡除了伐樹踩出的那幾條大的冰溝之外,越往上就越難,上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几乎連冰溝也沒有了。

在上山過程中,體弱的兵們有的還未上到一半就坐下來,倚著大樹喘粗氣,將水壺裡溫熱的茶水一飲而盡,然後找一條最美的冰瀑取一塊亮晶晶的放進水壺裡,慢慢等著它一點一滴的融化。現在想來,那真是一個瞬間的詩意!那時,我的體會幾乎是“等”上雪峰的。體壯的老兵像野犛牛一樣勇往直上,吼著山歌衝在最前面。山谷迴音,散落在滿山的兵們聽著老兵們爭當先鋒的聲音,眼前無比壯觀。於是,幾個不甘示弱的新兵緊跟其後。速度最快的那個兵,攀到有竹的雪峰時花了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