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城小鎮的歷史,除了縣誌在轟動的大事例後又點滴的記載外,很難在史料中還原出影視般的連貫完整畫面。
站在今天,張煤油絮說一座沒有電力的夜間小城,它冷鐵般的死寂中兩盞朱門斗拱下的燈籠泛著淡淡的紅光。
睡眠是小城伴隨黑夜的唯一方式。過早的入睡讓大多數小城的人在凌晨與雞鳴一起醒來,用一盞煤油燈的搖晃光亮,開始一天的勞作。
這樣,林路聽到了石磨磨碾的聲音。豆腐作坊的黃豆出漿了,燒漿的柴火映紅了半間屋子及對照的人臉。
聽到很多家劈柴的聲音。
看到趕著馬車的車伕歪斜一道影子出城。
車架前掛一盞搖擺的馬燈,把路一節節照亮。
去兩百里外雲陽挑鹽的腳伕,十幾人結伴而行。擔子裡帶了十幾雙草鞋。去來一趟,十幾雙草鞋會磨損在崎嶇的路上。
從一大早白霧中鑽出的蒸籠挑子立在大戶門外,梆子聲敲了兩趟,門才被敲開。仗勢的下人向售甜米粑的挑子伸長一個懶腰。
對過去了很久很久的小城,林路有了一點印象。
這座依山傍水的小城在唐貞觀八年李世民改名忠州前叫臨江城。
取名忠州的緣由在《華陽國志》等史書上有記載。是說上古,約公元前441年,巴國朐忍(萬州)一帶發生暴亂,幾大紳豪僱傭兵勇脅迫國君退位。國軍招將軍蔓子平叛。
蔓子在想,國力勢微,才使豪紳勢起,如果平叛不能一舉功成,勢必助敵氣焰,殃及更廣。遂與公元前441年,向楚國借兵。
楚與巴唇齒相依,互有協同。曾共伐申國,又於魯文公16年聯手伐鄂西庸國,兩伐皆勝。楚王不望巴國有亂,答應借兵,但需以三座城池相割,並以蔓子子嗣為質。
蔓子曰,子嗣多有,與此遙彼。如坐等人質,賊勢必旺。無如借兵在前,索城於後。不能呈兌,願以項上人頭謝罪。
楚王見將軍願將人頭作保,便應允殿榻,許下借兵開拔日期。
是年,巴楚聯軍平定朐忍內亂,叛首一一斬於江邊。
楚使便來蔓子將軍府討要三座城池。
將軍曰,借兵平叛,解我急憂,楚扼腕之情,巴世代銘記。今若不履承諾,是為無信,若割讓國土,是為不忠。借兵當日,末將有言,現自刎項上人頭,以換城池。
言罷,巴蔓子砍下頭顱,獻於使臣。
《華陽國志》:“蔓子乃自刎,以受使臣”。
這便點出一幕驚人場景:
嚇得楚國使臣連連後退。頭在巴蔓子的手上說:你帶著我頭回復楚王,萬不可因三座城池興師動眾。我巴臣民,無一願改巴為楚,誓與城池共存亡。
楚使從巴蔓子手中接過人頭。
巴蔓子轉身向聚集在將軍府外的民眾走去。
無頭將軍已不能言語,舉手向百姓致意,讓他們放心,有他此舉,不會為楚國囚民。將軍走入哀嚎一片的人群。民眾紛紛與將軍握手作別。
將軍從現在的濱江路走到當年的十字街下的半邊街處,胸向長江,立定下來。人們看到無頭將軍慢慢倒下時,江水在翠坪山下冒出了數處沖天水柱。
每一個忠州人都記得楚王有一句遺傳千年的話:如得此將軍,何須幾座城池。
早些年,農曆三月初四至三月初六,也就是巴蔓子將軍刎首留城之日,百姓要舉行“三月會”的祭祀活動,悼念忠義兩全的巴蔓子將軍。
明代忠州縣令陳秉彝《禁土主廟大燭記》對“三月會”有十分詳盡的描述。其文稱:每值會期,旗幟塞巷,金鼓鳴街。彩亭錦棚,相望盈道。鄉城士女,走相擁擠,其男女之別以不講矣……炙蠟燒燭,其大如囷,飾以錦繡珠玉,以三十二人攆之,環遊城闠,三日乃止。
這一天,忠州百姓與另兩座城池的百姓歡聚一堂。舞臺上鑼鼓鈸釵,戲曲著將軍的事蹟。人人皆戴將軍頭顱,面面相對時揭開頭顱互為道賀。識與不識,都成“三月會”城池一家。
林路在張煤油的講述裡熟悉著一座從典籍裡踏步而來的歷史小城。城東到城西尚存圍城遺址。城門碹(碹xuan 橋樑涵洞弧形部分)石的弧度嫵媚著女人般的腰身。久遠的風化讓城牆古老的石頭在陽光乾燥的地方越來越潔淨,一點小風能脫去一層石粉,在牆腳下積成酥餅樣的面渣,讓人有食慾。
城東城西的兩家大戶房子立有馬頭牆,大開大闔雙開門內的中堂,廂房,排房,有格式的講究。除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