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中國身在北京的我們,將一如既往:RIGHT HERE WAITING。
張聞素20060922於北京
今天的談判結束之時,行政經理說首都國際機場檔案、競報資料悉數如期抵達。內心的感動感謝感恩,不知道應向誰具體表達,只想向所有的朋友與合作伙伴說:我們的奧運,奧運的我們!
每篇奧運招貼都通向那個國家
Steven和Sophia望著牆壁上掛著的那些來自世界奧運之城的奧運招貼,很是驚訝,說真的很是幸運,如果你參與了一個事件,你就會融會貫通於這個事件的前前後後,瞭解它的來龍去脈,瞭解它的光榮和夢想。
這些剛剛寄自瑞士洛桑的國際奧運招貼,被精裱之後,掛在中國北京的精英雲集的這間所在,在玻璃鏡框中散發出歷史的光茫,從1988年到2004年,那些主辦城市,那些承辦國家,那些在那個國家那個城市中展現生命極致拼搏魅力的成千上萬的運動員、那些數十萬上百萬的媒體記者觀眾和遊客,那些曾經激動過鼓舞過全球數十億民眾心靈的一個個故事一個個場景,這一張招貼畫,便是那個世界的一扇明麗的視窗,聚焦折射著畫面主題的所有內容、所有涵義、所有象徵、所有的英雄故事、所有的奧林匹克百年以來所傳承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Athens; 2004。
Sydney; 2000。
Nagano; 1998。
Atlanta; 1996。
Lillehammer; 1994。
Albertville; 1992。
Barcelona; 1992。
Cargary; 1988。
Seoul; 1988。
黃老師指著巴賽羅納那張問Steven,紅、黃、藍的那個組合圖案代表什麼意義?這麼專業的問題,大家一時誰也想不起來答案,面面相覷之時,黃老師說,巴賽羅納用盛產水果來歡迎全世界的朋友們。為何?黃老師反問大家指著那個簡明扼要的圖案,當屆奧運會的LOGO象什麼?是不是象一棵藍草梅、一隻香蕉、一隻胡蘿蔔聚合在一起的水果宴會啊?
果然,有些象,印象深印,感謝黃老師的腦筋急轉彎兒。
現在,面對著這些國際奧運之城的招貼,彷彿就這樣融入了整個世界,融入了奧林匹克,融入了奧林匹克源遠流長的歷史,共享著奧林匹克精神:
You are my adversary; but you are not my enemy。 For your resistance gives me strength; your will gives me courage。 Your spirit ennobles me。 And though I aim to defeat you。 Should I succeed; I will not humiliate you; instead; I will honor you。 For without; I am a lesser man。
你是我的對手,但不是我的敵人,因為你的競爭給予我力量,你的意志帶給我勇氣,你的精神使我崇高。我要盡力擊敗你,但即使我勝利了,我也不會羞辱你,相反,我將以你為榮。因為,如果沒有你,我就無法達成今天的成就。
楊瀾雜誌裡有幅令我至今難忘的頁面,上面有一句點題的句子“每本書都通向一個人”。看著這句點睛之筆心中一陣陣地感動。
而來自瑞士洛桑的奧運招貼,那一張張紙,不是書,勝似書,因為,目光順著這張紙,看到的是全球視野瀏覽的是整個世界,思想順著這張紙,通向的是人類極致文明會當凌絕頂的高度。
張聞素20060924北京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的奧林匹克商業榜樣
素手著文章,心如明鏡臺。
在無人走過的空間、在無人打擾的時間,在這個週日特別安靜的午夜,以一顆清澈見底玲瓏剔透般感恩的心回眸自己的奧林匹克機緣與生涯、分析心目中崇高的奧林匹克榜樣。
兩年之前當我突然被臨危受命策劃運營中國殘奧會、中國殘奧代表團專案之時,對尤伯羅斯這個人物還一無所知。雖然案頭堆積了厚厚的圖片、資料、檔案和那一遍遍久改未被透過的商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