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削弱,而對西藏問題和新疆問題的操作目前並不能動搖中國的根本。但美國能在巴基斯坦內部製造混亂,至少可以令中國對伊朗的援助中斷。
其實,中國也可以用“圍魏救趙”的方法來應付美國的“聲東擊西”。那就是和俄羅斯合作,擺出一副要經哈薩克,過土庫曼而支援伊朗的姿態,把美國注意力引開,使巴基斯坦能免受折騰。另一方面,中國需要幫助巴基斯坦解決其部落區的問題,避免任何勢力干擾中巴交通線(或北約以打擊這些勢力為藉口“誤炸”中巴交通線)。在南部,則必須幫助巴基斯坦解決俾路支問題,使中國到波斯灣的陸路可以暢通,保障中國在中東(伊朗、伊拉克和沙特*等)和非洲(蘇丹、安哥拉和*剛果等)的利益不被損害。保證了巴基斯坦的穩定,就可以在解決伊朗問題上有所作為,防止美國勢力獨霸中東。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自笑棲遲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燈前。(6)
二十五
那麼,美國在伊朗的動作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而中國又有什麼應對的方法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美國為什麼出兵伊拉克。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他的*《動盪年代》(The Age of Turbulence)裡說得很清楚,伊拉克戰爭的原因主要是為石油。但筆者個人認為,當時美國新保守派中猶太裔居多,五角大樓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珀爾(Richard Perle), 國防部副部長費思(Douglas Feith)和沃爾福威茨在具體的操盤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在實現“美國新世紀”計劃中,除了要控制世界能源資源以外,還有假公濟私,公報私仇的嫌疑,似乎要利用這個時機,搞掉以色列恨的對手沙特*。
沙特及周邊*產油國的各個王室與本?拉登的關係非常曖昧,在“9?11”事件前,中情局的無人偵察機已經幾次鎖定本?拉登,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敢貿然動手,其中一次就是因為阿聯酋的酋長公子們和其他高官在場。見路透社2004年3月的報道。 但是當19名劫機者把世貿中心撞塌後,美國人對沙特*的怨恨立即上升,美國國會開始了“9?11”真相調查,其中包括對沙特王室和政府與本?拉登關係的調查。本來,以色列和美國的猶太人對沙特*從幼兒開始的反猶太教育已經很不滿,加上沙特一些有錢人對巴勒斯坦人體炸彈自殺者家庭的經濟照顧(只要是針對以色列人民的自殺式襲擊,襲擊者的家庭和子女幾乎終身受益),都使猶太人對沙特耿耿於懷。在美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猶太群體,包括新保守派裡的重頭人物,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但是,任何對沙特*的手術,必然導致國際石油價格的大漲。因此在對沙特有所動作之前,控制世界第二大原油儲藏國伊拉克,把其石油生產量從每日150萬桶,提升至少三倍,接近500萬桶,就可以防止沙特用石油戰來對付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沙特差不多每日出產700多萬桶原油,佔歐佩克近三分之一,油價被控制在每桶22美元之上。如果美國可以成功地控制伊拉克,並按預期計劃提高產量(伊拉克最高產油量曾超過每日400萬桶),就有可能把油價控制在每桶18美元以下,從而可以承受一旦沙特反目,石油產量減半的衝擊。
美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控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到了兩股勢力的衝擊。一是蘇聯解體後,在俄羅斯掀起了美國支援的私有化浪潮。對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早就垂涎已久的西方大油氣公司個個摩拳擦掌,希望可以參與分蛋糕。但是固執的俄羅斯人堅持其私有化必須由俄國私有企業進行,以保證俄政治勢力可以順利地把國有財產放入私人的口袋。當時美國對此舉動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20世紀90年代石油價格偏低,兩相比較俄羅斯開採石油成本就太高。再加上美國看死了俄羅斯資金不足的缺陷,認為俄公司遲早要向西方大公司求救,最終成為這些公司的代理人,用不著去攔著這些俄本土寡頭。
所以在1998年俄羅斯政府幾近破產時,居然很多俄羅斯石油招標都沒有人出標(估計中國也沒有看到這一點而在世界範圍內掃貨,當然,那時中國不像今天這樣外匯儲備爆棚,可能也是原因之一)。當時大家小看了俄羅斯人的生存能力,以為他們活不下去了,地緣政治大師佈列津斯基(Zbigniew )更是在名作《大棋局》(The Grand Chessboard)裡將俄羅斯說成一個突然幻滅的地緣中心留下來的“大黑洞”。誰知道那年冬天,一群在英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