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
新城城門豁然洞開,一騎電射般疾馳而出,戰馬通體為暗赤紅色,沒有一根雜色毛髮,四蹄翻飛間,昂首嘶鳴,矯健雄壯。馬上騎士一身暗黑甲冑,就連帽兜,也都是黑色的,遠遠望去,猶如是暗黑魔王被一朵暗紅飛雲托出。
馬中赤兔,其上的騎士,正是手持方天畫戟的幷州牧呂布。
戰馬馳出,他輕輕地一拉韁繩,赤兔馬微微側轉,帶著身後的幷州精騎如一片雲般,往城門外的右翼馳去。
馬蹄轟隆,城中馳出的騎士似是無窮無盡,幷州精騎之後,是小將馬超率領的西涼精騎,他著一身亮銀色甲冑,與呂布的暗黑色甲冑,剛好截然相反。
精騎馳往兩翼,擺好陣勢,居中奔湧而出的,正是車騎將軍李傕親率銳卒,浩浩蕩蕩地注滿城前的河邊空地。
兩軍幾乎同時出營,河這邊陣勢已成時,河對面的孫堅大軍也差不多擺好陣勢,只是稍遜那麼半籌而已。僅從此一項,即可知孫堅麾下的三萬大軍,雖然來源不一,可在他的調教下,還是堪稱一支勁旅。
李傕眯著雙眼,遠看對面的孫堅軍勢,心中滿滿的,全是自信。
雖說兵力上居於劣勢,以兩萬人馬對陣孫堅的三萬步卒,可他麾下盡是精銳悍卒,更有名震天下的西涼和幷州精騎,又佔據地利優勢,如連區區一個長沙太守孫堅都打不過,還拿什麼去與關東聯軍爭雄。
催人心跳加快的鼓點聲,戈然而止,天地間重又恢復到原先的靜寂,只是此刻的靜寂中,帶有無形的威壓,悄然籠罩在天地之間。
李傕手一揮,兩名騎士簇擁著一名小太監越陣而出,直至伊水河畔,方才展開一方絹帛,小太監扯著尖嗓子,即使尖嚷得聲嘶力竭,就連呂布,也都根本聽不清他在喊什麼。
可旋即,兩名騎士就扯著大喉嚨,齊聲複述:“長沙太守孫堅聽旨!”
呂布策騎立在精騎陣前,嘴角微微上翹,露出幾絲笑意。
陣前宣旨這個主意,正是他出的,不管袁紹、曹操為首的關東聯軍打著什麼樣的正義旗號,他們名義上仍是大漢帝國的臣子,既然是臣子,不管他們心底裡認不認可現在坐在皇座上的天子,從道義上來說,他們就得遵從君臣之制,而不能有所逾越。
這麼做沒有什麼太大的實質性作用,可會在心理上,給與對方大軍一記打擊,在代表著大漢帝國天子的特使和聖旨面前,仍然兵戈相向,就是謀反,就是死罪,乃至是誅九族的死罪。
陣前,兩名精挑細選出來的大嗓門騎士,齊聲複述小太監宣讀聖旨的話,對面軍陣沒有任何反應,可是,即使隔著這麼老遠,還是能夠看得出來,原本嚴密的軍政,已開始有些細微的騷動。
嗖!
破空聲入耳,呂布立時面色一沉,捕捉到一點黑點呼嘯著自對面軍陣中飛來,越過伊水,正中宣讀聖旨的小太監咽喉。
兩名騎士當即上前,扶住小太監的屍首,齊聲大喝:“孫堅,你敢射殺聖上特使,大逆不道!”
話音剛落,整整一萬五千兵卒即齊聲跟著高呼,聲浪滾滾,如怒潮一般往四面八方席捲而過,遠遠地又在群山間迴響回來,仿若是天地間都在附和:“大逆不道……”
這般聲勢,擺明了就是事先準備好的,果然,當孫堅及身旁諸將驀然變色時,不用回頭,都能知道,身後的軍陣騷動比剛才還要大,並且還夾雜著嗡嗡聲。
那是諸多士卒同時的低語聲匯聚而成的嗡嗡聲,代表著士卒們心中已有了動搖,有了質疑。
老將黃蓋鐵青著臉,看著一旁的冷將韓當收好大弓,請命道:“使君,黃蓋願為先鋒,率部殺過去!”
方才的驚豔一箭,正是韓當的手筆,論弓射之精,他自信自承第二,全天下就無人敢自誇第一。
雖然他是奉孫堅之令出手,可這一箭的後果,卻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還要大,惱得黃蓋再也呆不住,只想揮軍殺過去,將對面那群西涼人斬殺個乾乾淨淨。
主帥孫堅對西涼統帥董卓,都鄙夷不已,更何況李傕郭汜等西涼諸將,而一想到把持朝堂的,竟然還有郭太這種賊頭,不光是孫堅,就是黃蓋等人,也都忿憤不已。
孫堅眯著眼,沉吟片刻,手一揮,鼓點重起,只是這次是急促而又頻密,直入人心時,讓人不由自主地熱血沸騰,激昂不已。
“殺!”
黃蓋手中斷海鞭往前一指,身先士卒,大踏步率三千銳卒,吶喊著衝殺而出。
孫堅帳下雖然戰馬不多,可黃蓋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