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常態,不僅放棄了一個獲得人才的機會,更放棄了一個聯絡劉璋、進取益州的機會,鑄成了大錯。
頭腦發熱,忘乎所以,就既不可能正確地看待自己,也不可能正確地看待敵人,不可能正確地分析形勢,採取恰當的對策。曹操攻佔荊州後,賈詡勸他先安撫百姓,獲取人心,站穩腳跟,現在看來,這不失為一個穩妥的辦法,這樣做可以解決民心不服、軍心不穩、遠來疲憊、不服水土、不習水戰種種問題,變自己的劣勢為優勢,最後再東取孫權、西取益州(或先取益州、後取孫權),水到渠成地完成統一大業。如果不願這樣做,反過來採取速戰速決的辦法,儘快將已成驚弓之鳥、強弩之末的劉備解決掉,同時打孫權一個措手不及,也比在江東已經統一認識、孫劉已經聯合起來、而自己雖已做了一些準備、但並未從根本上站穩腳跟、各種問題反有增無減(如不服水土、發生疾疫等)的情況下再來同孫、劉較量要強。但曹操對這個帶有戰略性的問題,未能很好地加以考慮。對孫、劉聯合的可能性,程昱已經說得很清楚,曹操如能予以重視,儘快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先將劉備擊潰,使之結不成強有力的聯盟),那結局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至於戰術指揮上的失誤,也是顯而易見的。最大的問題是不應輕信黃蓋的投降,即使相信他會真的投降,也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曹操本性多疑,但這一次,由於深信是自己嚇壞了敵人,竟全信而不稍疑,結果上了大當。其次,把戰船連線起來以解決士兵暈船的問題,只考慮到了有利的一面,沒有顧及不利的一面。當時即使考慮不到有被火攻危險這樣的問題,但戰船連線起來就會行動不便,既不便於應急,也不便於進攻,士兵也不能因此得到鍛鍊而從根本上解決暈船的問題,卻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水寨與陸寨靠得太近,以致大火延燒,殃及全營,潰及全軍,這也是考慮不周的問題。如能確立水陸俱下的作戰方針,在岸上適當距離外駐屯一支有相當實力的步騎兵,既可保持和發揮北方兵善於陸戰的特長,也可同水寨形成犄角之勢,相互呼應和支援,這樣就不易因一處失利而牽動全域性了。總之,如果曹操頭腦冷靜,就一定會想出許多高明的點子來,避免許多漏洞,即使不能打一個漂亮仗,至少也不致於潰不成軍了。
第十三章兵敗赤壁(15)
驕傲輕敵不僅使曹操輸掉了一場戰爭,而且使他統一全國的理想化成了泡影。當時曹操自己也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後來的歷史卻無情地證明了這一點。對於曹操來說,這不能不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說:“昔齊恆一矜其功而判者九國,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數十年之內而棄之於俯仰之頃,豈不惜乎!”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天下三分的局面,在孫、劉一方卻是早有過估計的。魯肅曾對孫權說:“據我看來,漢室不可能復興,曹操不可能一下子除掉。為將軍打算,只有佔據江東,以觀天下之變。”就包含了這一層意思。諸葛亮的《隆中對》,也預言過曹、孫、劉的鼎立,而在說服孫權聯劉抗曹時,又說:“曹操兵敗後一定會退回北方,這樣荊州和東吳的勢力就會增強,鼎足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這些估計或預言,比較切合當時的形勢,因而為後來的歷史發展所證明。相比之下,曹操在這個關係前途命運的問題上卻比較短視,缺乏預見性,以致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促使形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面發展,而使魯肅、諸葛亮的估計或預言變成了現實,這不能不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劇。
當然,三分天下的局面出現後,戰爭雖然仍在繼續進行,但由於曹、孫、劉三方都比較注意各自統治區域內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都分別掃除了各自統治區域內的分裂割據勢力,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東漢末年以來分裂混亂的狀態,為後來的統一準備了一定條件,這也是應當看到的。
曹操退回北方後,雖在給孫權的信中表示了對赤壁之敗的不服氣,但實際上他還是認真總結了經驗教訓。特別是從戰略角度說,他對孫、劉聯盟的厲害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以至後來當孫權聽從魯肅勸告,將南郡借給劉備的訊息傳來時,正在寫信的他,竟震驚得把筆落到了地上,可見其反應之強烈。在曹操看來,此舉必然進一步加強孫、劉之間的聯盟,這兩個對手將來就會更加不好對付了。為了拆散這個聯盟,曹操在以武力防禦、軍事進攻的同時,做了一些個別拉攏、分化瓦解的工作。
建安十四年(209),也即赤壁之戰的第二年,曹操派九江人蔣幹前往江陵,想說服周瑜歸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