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後再轉送到後方的大醫院去,而對國民黨的傷兵則不必這麼麻煩,來到忠義集就算是到了站。

戰敗方的傷兵通常都不敢哭,缺胳膊斷腿的都咬牙忍著,實在熬不過了就破口大罵,罵長官罵部隊或者罵國民黨蔣介石,這一方面是因為心裡確實有怨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怕由於受傷被共軍給槍斃了。當然也有一些傷兵顯得啥也不在乎,他們或者一個勁地嘔吐、或者從早到晚的不吃不喝只睡覺,蔡智誠還看見一個傢伙坐在地上猛搖頭、卡住他的脖子都停不下來,這些人的腦袋都被震壞了。

寒冬臘月,躺在露天裡的傷兵特別容易死掉。死掉了就埋,當時忠義集的周圍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墳墓,裡面大多是國民黨的兵。

11號的晚上,蔡智誠是和俘虜兵呆在一起的。從其他人的口中,他得知14軍的前任參謀長梁岱舉手投降、代理參謀長詹璧陶受傷被俘,85師代理師長吳宗遠和254、255團的兩個團長都被共軍活捉,而熊綬春則已經陣亡了。

說起來,熊綬春臨死的時候只是個被撤職查辦的罪人,但是當他死掉了以後,國共雙方好象立刻就忽視了這個情節,大家全都煞有其事把他當作大權在握的14軍軍長。這一邊說他即將醒悟、正準備和參謀長一起領導起義,那一邊說他英勇神武意志堅定、決定追授他為陸軍上將。這麼看來,老熊這個人帶兵打仗的水平雖然很一般,但最後的陣亡卻是夠漂亮的。

關於熊綬春死亡的原因,目前有多種說法。

其一是解放軍方面的記載,認為他是被擊斃的。自稱擊斃他的部隊也不少,個個說得有名有姓,而且時間越長、冒出來的功臣也就越多,讓人莫衷一是。但不管怎麼樣,“擊斃熊綬春”這樣的事蹟肯定是要記大功的,至少在1950以前,能夠在軍功簿上明確記錄這項功勞的人物只有兩個,一位是4縱10旅28團5連的副班長楊傳任,一位是13旅38團1營的營長張英才;

第二種說法則來自國民黨,主張熊軍長是自殺的,並且他用的是什麼槍,打得是什麼部位,講得有鼻子有眼,可就是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採取的自裁行動;

不過,有個人卻知道熊綬春的死亡時間,那就是14軍的參謀長梁岱。梁參謀長當時也是個被撤職查辦的倒黴蛋,所以和熊綬春住在同一個地洞裡,按照他的說法,熊軍長是在共軍進行炮擊的時候突然跑了出去,然後就被炮彈給炸死了……梁岱少將願意這麼講,自然有他的理由,只是這樣卻讓熊綬春顯得有點蠢,好象這位黃埔軍校的熊中將和宿縣職校的彭先生是同一個水平,都不懂得如何躲炸彈似的。而且他也沒有能夠解釋,為什麼他們兩個沒有跟著軍部一起突圍?

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觀點,說熊綬春和梁岱兩人當時正準備組織起義,連計劃都擬好了,只是還沒來得及下命令……這其實並不大可能。熊綬春是江西人,梁岱則是粵軍出身,他們到第14軍任職的時間都不長,不象谷炳奎等人是從當連長時就從這支部隊混起的,所以別說是熊、梁已經被撤職,即便是他們正掌權的時候也很難把這幫盡是湖南人、貴州人的隊伍帶出去搞起義。

如果按照馬甲我的推測,熊、梁二人不參加軍部的突圍或許是故意的,只不過梁岱留下來是打算投降、而熊綬春卻是準備等死。至於熊綬春是被炮彈炸死的、長槍打死的、還是用左輪自盡的,誰也說不清楚。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把老熊的屍體刨出來看一下,但這個辦法卻已經行不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江淮地區大搞防治血吸蟲,到處都在進行挖新坑填舊坑的“送瘟神”運動,結果邱清泉的墳墓被挖成了池塘、熊綬春的墳墓乾脆不見了蹤影,所以這件事的“真相”究竟如何,正好可以隨便我們大家亂猜。想一想,這倒也不錯,挺有意思的。

不過,蔡智誠中校大概不會覺得這些事情裡面會有什麼趣味。

當時,他穿著彭先生的大衣、混在一幫軍服中間冒充“披著羊皮的狼”,正戰戰兢兢地等待著接受共軍的審查呢。

楊圍子戰鬥結束後,蔡智誠被送到了忠義集。雖然很不願意做出舉手投降的動作,但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沒有了幾個月前的那種“黨國文天祥”的氣概,所以也只得乖乖地聽從命令、在解放軍的指揮下走向了集結的地點。

忠義集的路口擺著幾個大木盆、木盆裡邊有毛巾,蓬頭垢面的俘虜都必須在這個地方進行“衛生清理”——也就是在衛兵的監視下洗一洗臉、並且解開自己的衣服拍打一番——這個舉措當然具有勘驗身份、檢查隨身物品的功能,但經過了如此這般的折騰,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