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開傘時的身體姿態是傾斜的,甚至還會被拽得翻跟頭,所以經常出現傘衣打結、人變“粽子”的情況。

四秒鐘之後,兩位組員的降落傘都張開了,蔡組長這才親自跳進了空中。

蔡智誠的背上沒有系拉繩,躍出艙門之後,水平慣性和飛機氣流的力量使得他接連翻了好幾個筋斗,但這時候的蔡中校已經不是昆明軍訓時的那個小少尉了,他立刻張開雙臂,很快就將不規則的翻滾轉變成了垂直墜落。

從理論上講,使用手拋傘時的最佳速度為每秒40—50米(也稱平衡速度)。通常情況下,經驗豐富的跳傘員應該能夠透過調整身體姿態將自己的下墜速度維持在這個水平上,但蔡智誠這時卻難以辦到,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已經很久沒有練習跳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背上正馱著一臺通訊機,那個掛著手雷的累贅弄得他在空中的動作十分別扭,也使得他的下墜速度越來越快,於是,在倉促之間,蔡智誠終於忍不住扯開了傘包的拉環。

手拋傘很快就開啟了,開傘位置距離地面還有三四百米,時機的選擇顯然是太早了一些。但這樣的高度已經比別人的狀況理想多了,因為這時候,另外兩名組員的降落傘還在八百米以上晃悠呢。

幾乎就在開傘的同時,蔡智誠感覺到了強勁的風力,一股來自西南方向的氣流正把他的降落傘向北面推去——從一般規律而言,冬季的華中平原通常是刮北風的,所以傘降小組在不瞭解地面風力的情況下就選擇了從戰場的東北角離艙。因為這樣既可以利用飛機航行的慣性、也可以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