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期天,蔡智誠又在操場上遇見了潘崇德,這小子穿著一身新制服,正興高采烈地和老戰友們吹牛皮。蔡智誠問他:“小潘,你們那個突擊總隊是做什麼的呀?”

“傘兵”, 潘崇德指了指自己胳膊上的臂章:“鴻翔部隊”

“鴻翔部隊?!”,蔡智誠的腦瓜裡如同響了一聲炸雷:“戈曼德啊!老天,我怎麼錯過了這個機會!”

“鴻翔”是“陸軍突擊總隊”的代號。

1944年1月,第五集團軍司令杜聿明受到德國在歐洲戰場使用傘兵的戰例的啟發,在第5軍的建制下設立了“第一傘兵團”,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空降兵部隊。

“第一傘兵團”對外稱“鴻翔部隊”,下轄三個營,兵力有一千人左右。但是,由於軍界的高層人物對傘兵這個新事物並不瞭解,傘兵第一團也就始終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援。自組建以來,不僅沒有得到過任何空降裝置,更沒有跳過傘,每天只能進行普通的步兵訓練。所謂“傘兵”,不過是有其名無其實,所以大家都弄不清這個“鴻翔部隊”到底是幹什麼的。

(說到這裡,嘮叨幾句——挖“蒲公英”坑的這些天裡,有朋友按捺不住,埋怨馬甲寫了五六萬字還沒有見到降落傘——馬甲我嘴裡不說,心裡卻暗暗嘀咕:哼!急什麼,瞧人家“鴻翔部隊”,組建一年多了都沒有見過降落傘,還不是一樣在那裡耗著。咱們也耐著性子,慢慢熬吧,嘿嘿……)

慢慢熬,好不容易熬到了45年的春節。

有一天,昆明市舉辦“迎春社交舞會”,杜聿明在舞會上遇到了昆明美軍參謀長麥克魯少將,於是就拉著他訴苦,說自己有個傘兵部隊,多麼多麼重要、又多麼多麼可憐。麥克魯少將正在興頭上,立刻就轉告給中印戰區總參謀長(兼駐華美軍總司令)魏德邁將軍,魏德邁大概也是香檳酒喝高了,當場就答應幫杜聿明解決傘兵的裝備問題,並且交代第十四航空隊(司令陳納德)負責辦理此事。

這個魏德邁,根本沒有問清楚第五軍的傘兵有多大規模,稀哩糊塗就承諾負責“包圓”。您想,杜聿明是多精明的一個人呀,豈能放過了這個機會,從舞會上回來,他馬上命令傘兵團擴大編制,將原有三個營十個連擴充為二十個隊(加強連),部隊規模立刻翻了一倍多。

編制擴大了,人員從哪裡來?趕緊招募唄!於是,春節剛過,昆明附近的兵營裡就出現了招兵廣告,各路精兵都湧進了傘兵團。

二十個加強連的隊伍,再稱為“第一團”就不好意思了,於是改名為“陸軍突擊總隊”(不直接叫傘兵是為了保密),雖然掛上了“陸軍”的招牌,卻仍然在第五集團軍的建制之內。說穿了,其實就是杜聿明手底下的一個傘兵旅。

這其中的玄機奧妙,蔡智誠當然無從知曉。但是,他既然知道了“突擊總隊”就是自己嚮往已久的“戈曼德”,就一定要想辦法參加進去——有潘崇德的榜樣擺在面前,蔡智誠已不再擔心自己不夠格。因為,小潘的綜合素質並不比自己強,他能進“鴻翔部隊”,自己就更應該能夠做得到!

可這時候,“鴻翔部隊”在207師的招兵工作已經結束了。“招募辦”在昆明憲兵部隊還有最後一場面試,於是,第二天,蔡智誠就帶著申請材料跑到了憲兵十三團。

招募現場,除了蔡智誠,其他人都是憲兵。主考官看見憲兵司令部裡鑽進來一名陸軍少尉,不禁愣了一下,解釋說:“我們只招收士兵,不招錄軍官”

蔡智誠對此早有準備,挺著胸脯回答:“學生投身國防,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如果能夠加入鴻翔部隊,我甘願放棄軍銜,從普通士兵幹起”

主考官似乎很滿意,拿起蔡少尉的簡歷看了一遍,又問了問207師學兵訓練營的幾位長官的名字,然後遞給他一張表格:“根據你的情況,應當先經過207師政治部的批准。給你一天的時間,辦完相關手續再來報到”

蔡智誠拿起表格就往師部跑。慶幸的是,這時候207師的師部已經從曲靖搬遷到了昆明,距離並不遠;更值得慶幸的是,這時候的各學兵大隊正在罷課鬧事、嘈嘈著“驅逐師長羅又倫”,政治部的人對一幫學生兵頭疼得要命,聽說有人想走,真是求之不得,立刻簽字蓋章,在所有的欄目都填上“同意”、“同意”,好象生怕有誰反悔似的……

就這樣,1945年4月底,207師機炮訓練大隊的少尉見習教員蔡智誠,終於正式加入第五集團軍陸軍突擊總隊,成為了一名國軍傘兵技術上士。

從207師參加鴻翔部隊計程車兵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