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但是這種努力結出了奇怪的果實:儘管我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富足之中,壓力、沮喪和倦怠的水平卻在迅速提升,我們的星球看起來也並不快樂。

我們需要立刻停止對讓我們永不滿足的古老本能的過度刺激,我們需要學會感恩,去欣賞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空前的奇蹟。在西方世界,我們已經有效地獲得了可能需要的一切,不存在“更多”了。我們要學會生活在“更多”之後的時代,這不是說要時間倒流,或者擁有更少的東西,而是要我們認識到自己已經到達了這樣的時代(為此值得三呼萬歲)。知足是讓我們感到滿意的途徑。這關係到個人生態,關係到我們每個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衡點。足夠就是這樣一個臨界點,越過了這個界限,更多的東西只會讓生活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這個道理是不是很簡單?但是現實生活中通往知足的道路很複雜。要怪就怪進化吧,正是它把我們帶到了今天的處境中。我們的進化鏈條帶領我們從樹上爬下來走遍世界,度過冰河期、饑荒、瘟疫和災難,直到今天這個技術和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這個古老的鏈條仍在督促我們:“我還需要更多。”到目前為止,我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了這個星球的主人。但我們也有可能很快被拋棄在宇宙的廢墟之中,那時包裝我們的盒子上會寫著“沒能實現的美好設想”。

現在至少我們指出了問題的根本所在。在為本書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在任何一次心理學家、經濟學家或者政治家的會議上,都會有人警告說,我們這些富裕的西方人中有半數人顯著缺乏幸福感,並且更多的財富已經不能使我們更快樂了。這些學者還指責,我們在被自己所創造的財富所窒息,但是接下來他們會指責經濟、政府或者“社會”(社會是“隔壁那個貪婪的傢伙,而不是我”(the greedy git next door; but not me) 的縮寫),他們甚至說這是一種疾病。與此同時,全世界一邊擔憂全球氣候變暖,批評過勞死,越來越悶悶不樂,一邊又繼續追求、生產和消費更多的東西,以為這樣能夠讓每個人快樂起來。只要我們總把這一切當成是別人的問題,這個惡性迴圈就會持續下去,直到這個星球上只有蟑螂能夠生存。伴隨著所有先進的取暖、照明和高科技醫療手段而來的,是進化使我們陷入的奢侈危機,現在,讓我們的物種從這個陷阱中進化出來成了每個人的責任(如果走運,我們還能保留暖氣、照明和其他好東西)。

是時候拋棄舊習慣以及各種束縛我們的枷鎖了。在這本書中,我將探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為陳舊的思維習慣跌跤的原因。我們依賴本能,用舊的答案去應對新的挑戰,尤其是如何在富足中生活的挑戰,因為我們的心靈習慣了對匱乏的恐懼,這種恐懼迫使我們消費掉能夠消費掉的一切。我們生來追求舒適和食物,但並不習慣於總是得到這些,因為大腦總是告訴我們還需要更多。現在得益於神經科學和醫學技術的突破,我們能夠客觀地審視這些發生在我們頭腦中的古老的反應機制了。

這些發現和進化心理學方面的進展,共同展示了我們如何建立起一種文化,這種文化驅使我們暴露出所有錯誤的天性——對過剩的反應是尋求更多,比如:當生活變得便捷時更努力地工作,當閒暇時間增加時更匆忙,甚至忙碌時吃得更多,等等。所有這些建立起了一個反饋環,我們不必要的慾望促使我們的經濟文化不斷膨脹,經濟文化的膨脹反過來又助長了不必要的慾望。就像伊梅爾達?馬科斯(Imelda Marcos) 的鞋子一樣,最好的、最值得擁有的永遠是下一雙。

正如羅格斯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羅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 所說:“我們成了追求最大化的機器。在我們當中缺少一種必要的停止機制,告訴我們‘放鬆,你得到的已經夠多了’。”但是不能僅僅因為我們的大腦基本結構形成於20 萬年至13 萬年前的更新世,我們就得在21 世紀像“摩登原始人”一樣屢犯低階錯誤。迄今為止,我們一直進步神速,能夠解決任何新出現的問題,因為我們思維的硬體能夠將各個片段巧妙地組合起來,我們頭腦中的迴路使我們能夠採取下一個重要的步驟,儘管現代社會中這些小小的救生員越來越邊緣化了。這些迴路鼓勵我們去享受、感激和成長。我們需要啟用它們,在我們的文化和頭腦中發展出一個“足夠”的按鈕,去打破一味追求更多的惡性迴圈。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資訊足夠了(1)

我從神經科學家大衛?劉易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