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第一次看到《夠了》的英文原版書時,它的書名就吸引了我。沒有嘮叨的說教,沒有熱鬧的鼓吹,它只是平平靜靜地說出一個簡單到似乎無需多作解釋的真理:“夠了。”只要兩個字,就夠了。
對中國人來說,“夠了”的觀念並不陌生,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自古就有“知足常樂”或“過猶不及”的說法。前者是老子說的,後者是孔子說的,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強調凡事應當有一個合適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事情將不是變得更好,而是要變得糟糕了。所以人不能夠放縱自己的貪慾,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快樂的。實際上,這種觀念在西方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就曾經對著雅典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驚歎:“這裡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呵!”
我們早就知道,與我們時時刻刻需要為生存而鬥爭的祖先相比,自己生活在一個豐裕的時代。我們是進化鏈條上的勝利者,用聰明才智發明創造出數不清的新產品、新技術,我們不再挨餓受凍,我們的房子越來越大,交通工具越來越快捷,生活中有越來越花樣繁多的娛樂和享受,但是我們可曾真正想過停下來,對自己說“這些足夠了”?沒有。我們一路勇往直前,渴望更多,製造更多,追求更多,擁有更多;從匱乏到豐富,從豐富到過剩。從蘇格拉底的時代至今,又創造出了多少不但他用不著、我們自己也用不著的東西呢?
不停歇的追逐更多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和滿足,相反,它使我們變得更不滿、挫敗、負債累累、筋疲力盡而又無法停下腳步。地球也已經不堪重負,資源枯竭,環境汙染,生態系統到了崩潰的邊緣。直到今天,“夠了”仍然是一句沉默了千年的口號,似乎早已存在,卻從未有人真正傾聽過這個聲音。
《夠了》是一個及時的提醒。翻譯這本書的過程,就是一個跟隨作者的指引,審視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已經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前進了多遠的過程。我們或許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辦公室、家裡堆滿了根本沒有翻過的報紙;幾十個rss訂閱源每天收到上千條新聞,連標題都看不過來。喜歡吃,暴飲暴食之後又為體重發愁。喜歡購物,卻買回來一大堆沒有用、不需要、在付賬之後立刻就失去興趣的東西。mp3顯示的播放時間意味著不眠不休也要聽幾個星期,家裡的遊戲機、健身器已經積滿灰塵,卻仍然對廣告中標榜更大容量、更多功能的新產品感到眼熱。為了得到這些誘人的小玩意(當然還有更大的房子和更豪華的汽車),不得不更努力地工作掙錢,而當你將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工作、換來這些產品時,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使用它們。連度假也變成了一場戰鬥甚至災難。
我們太忙碌,也太盲目了,唯一的目標就是指向“更多”。我們像魚缸裡的觀賞魚一樣,不知道何時停止吃東西,同樣,也不知道何時停止工作。我們的社會相信一個經濟無限增長的神話,看不見或者假裝看不見,整個星球的資源已經幾乎消耗殆盡了。這一切的結果並沒有讓我們感到幸福,還把我們推到了危機的邊緣。
在《夠了》這本書中,你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犯下的這些錯誤,還能瞭解你為什麼會這樣做。透過心理學研究的新成果和生動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作者說明了我們的大腦為什麼如此貪得無厭,並且使出種種花招,用虛幻的假象迷惑我們,誘使我們走入陷阱。你會看到自己心馳神往、苦苦追求的迷人的產品或需求,歸根結底被還原成大腦中某個特定區域的一個化學刺激。這就是你如此強烈地渴望得到它們的原因,也是你一旦得到它們,立刻感到不滿足、開始渴望更多的原因。我們的社會文化也鼓勵我們這樣做。對更多、更好的不懈追求,曾經是我們進化的推進器,但是現在,這已經成為進一步進化道路上的障礙。如果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將地球燒成了一片焦土,對於我們的子孫後世,還有什麼進化可言呢?
回到孔子所說的“過猶不及”,如果那樣一個合適的限度確實存在,那麼我們早就越過它了。你或許不需要像這本書的作者那樣極端——他扔掉了電視機,不用手機,辭掉了全職工作——但一個明智的人心裡應該有一個聲音時時提醒自己:更多不等於幸福,這些已經“夠了”。
本書作者的語言十分生動幽默,因譯者水平有限,恐未能將原作中諸多令人會心一笑的細節之處一一展現,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希望讀者能夠從譯文中略微領略到原作的風采。譯文中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真誠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