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一句問話,讓大臣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女真人天性好鬥,軍功看的又很重。說到打仗,許多女真人一點兒也不懼怕,反而興奮的有些期待。加上金國的實力並不弱於宋,這種仗,許多人還是很有信心去打一打的。
“陛下,大散關一帶防禦力量是由都元帥府部署。”完顏沙率先走了出來:“都元帥府在那裡駐軍超過六萬。魏子興雖然來勢洶洶,但是以八萬之眾圍攻大散關,勝算不大。大散關裡有兩萬多官兵,周邊州縣駐軍四萬。只要選一得力將領統領,裡應外合,朝廷就算不發一兵一卒,魏子興也沒有機會取下大散關。”
完顏璟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完顏沙繼續。
“武勝關的情況也差不多。唯一覺得沒有把握的就是吳曦那一路,他兵馬眾多,辛棄疾又有經驗。安康等地都落入宋人的手中,幾乎無險可守。宋人三路並進,只要有一路開啟缺口,我們就不得不疲於奔命,來回補救。唯今之計,臣以為,令大散關和武勝關守軍固守,不要貪功戀戰。只要守住關卡不丟失,便是大功一件。而都元帥府和樞密院調動兵馬,和吳曦在西線決戰,擊潰吳曦之後,便可騰出手來,一一收拾魏子興和葉琛了。”
“西夏不可能出兵相助了。”夾谷清臣從花剌子模返回之後,便一直關注蒙古草原的動態:“鐵木真親自率領十萬兵馬西征。他的心腹大將木華黎留守東線。我們樞密院分析,本以為木華黎會穩妥起見,固守東線,防止我們進入草原。沒想到木華黎膽子很大,完全放棄東線防守,只留下一個萬人隊在東線遊蕩。自己帶著四個萬人隊進入西夏,一路燒殺掠搶,並揚言投降的既往不咎,抵抗的,城破之後,就屠城清算。”
完顏璟不由得對木華黎高看了幾分,本以為只是鐵木真手下一員大將而已。但是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木華黎勇敢決絕,帶四萬人進攻西夏,想要滅國那是痴心妄想。可他這麼一動,就迫使西夏不敢分兵來幫助金國。吳曦就沒了後顧之憂。而木華黎根本不打攻堅戰,遇到雄城便繞過,誘使党項人出城野戰。
党項人野戰兩次都以失利而告終,損失兵馬超過兩萬。學聰明的党項人知道野戰不是蒙古人的對手,便閉門不出。可不出來也不是辦法,西夏又不是到處雄城,木華黎帶著軍馬一路燒殺掠強下去,党項人也不像漢人農耕為主,他們的物資本來就貧乏,被蒙古人一搶,都快活不下去了。逼得党項人現在蠢蠢欲動,又想出來跟蒙古人野戰了!
“修一封給西夏國王。”完顏璟的眼裡,這天下可只有一個皇帝,那便是他自己:“西夏不出兵中原,我們也不出兵支援西夏。各打各的,党項人兵馬不算少,只要抓住木華黎的蹤跡,集中優勢兵力跟蒙古人決戰,就算是鐵木真自己來,也討不了好。而我們這邊,有足夠的力量對付吳曦,不用他們党項人操心了。”
“陛下聖明。”群臣恭維道。
“調兵遣將的事,都元帥府和樞密院商量著安排吧。”完顏璟淡淡的吩咐道:“不要丟了我們大金的面子。儘快擊敗吳曦,騰出手來之後,朕還要揮軍南下呢!”
金國上下無論是官員還是普通官兵,從來都沒有想過會輸給宋軍。這種極度自信的表現來源自他們輝煌的戰績。儘管在戰役上,金人有過不少失敗。岳飛、韓世忠直到後期的辛棄疾,都曾經重創過金軍。但是他們的戰績並不足以改變整個戰局的走勢。區域性的勝利,只是他們個人能力的證明,卻無法支撐起一個已經開始衰敗的國家。這一次的北伐,還會例外嗎?
…………………………
走過一片茂密的樹林,眼前豁然開朗可以看到一片綿延的山峰。上山的道路有些崎嶇,狹窄的山口雖然稱不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也算得上險峻了。偶爾能看到人跡,卻看不到農夫和獵戶這樣在山裡最常見的人。
山裡有個小小的山寨,裡邊建著數十間房屋,這些房屋大多是用石塊和青磚搭建成,質量還算過得去。寨門口有幾名拿著武器的人往來巡邏,最大的一間石屋門前掛著一面牌匾,上邊寫著‘山河堂’。屋頂上挑著一面大旗——“還我河山”。
石屋外擺著幾張大桌子,上邊放滿了酒肉。酒是山裡自己釀的酒,肉是山裡的野味。數十條彪形大漢圍坐在幾張桌子邊上,吃吃喝喝。
居中那張方桌,坐在主座的漢子站起身來,他身材很高,年約三十來歲,氣度深沉,朗聲說道:“今天諸位當家的是給我千遠山面子來此聚會,千某人在此先謝過大家了!”說罷,端起面前一碗酒,一仰脖子便喝了下去,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