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下。

拿出你們的勇氣,挺起你們的刀槍。我們進攻得越堅決,就會殺死越多的女真韃子。我們殺死的女真韃子越多,我們自己人死得就會越少。無畏的進攻意味著更少的傷亡。每個戰士都要牢牢的記住,戰場上先死的,往往是最怕死的那些人!

等我們直搗黃龍,剿滅金狗之後。你們會慶幸自己參與過一場如此偉大的戰爭。當你們老去之後,坐在門檻上曬太陽逗弄兒孫的時候。如果你的孫子揪著你的鬍子問道:爺爺,大宋北伐中原的時候你在做什麼?你不用尷尬的回答:啊……那時候我在臨安鄉下挑糞。你可以自豪的告訴他:孫子,爺爺當年身在官軍,在江北殺死無數韃子,跟數十萬同袍並肩作戰!”

數萬官軍齊聲高呼:“直搗黃龍,還我河山……”

“直搗黃龍,還我河山……”

趙擴眼眶微微有些溼潤,仰起脖頸看著天空,想著趙昚的音容笑貌,暗暗的念道:“皇爺爺,在天之靈請保佑北伐大勝。”

韓風一聲厲喝:“出征!”

鋼鐵的洪流從校場湧出,奔赴前線。這些大宋的好兒女,熱血的年輕人,不知道多少將戰死沙場,多少人湮沒在戰爭之中。他們無怨無悔,甘灑熱血。更有已在前線枕戈待旦的官兵們,隨時準備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獻出自己的生命!

金國大殿內,文武百官還顯得頗為鎮定。身居寶座之上的完顏璟,淡淡的看著階下群臣,心中還算滿意。大金國這麼多年的強勢,不至於聽見宋人北伐,就立刻嚇得面無人色。北伐就北伐嘛,以前又不是沒有伐過,最後的結果,不是全都失敗了嗎?

“陛下……”兵部尚走了出來,躬身說道:“今日最新訊息,宋軍誓師北伐,前線共計軍馬二十餘萬,詐稱三十萬。兵分三路,西線由吳曦辛棄疾領軍十萬,目前兵鋒已過安康;中路葉琛領七萬兵馬,水路並進,過荊湖而取武勝關;東路魏子興領軍八萬,直逼大散關。這裡有韓侂冑伐金檄文。還有趙擴的詔!”

太監走下臺階,將那兩份文轉遞給完顏璟。

完顏璟展開檄文一看,上邊寫著:“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蠢爾醜虜,猶託要盟,朘生靈之資,奉溪壑之慾,此非出於得已,彼乃謂之當然。軍入塞而公肆創殘,使來廷而敢為桀驁,洎行李之繼遷,復嫚詞之見加;含垢納汙,在人情而已極,聲罪致招,屬胡運之將傾。兵出有名,師直為壯,言乎遠,言乎近,孰無忠義之心?為人子,為人臣,當念祖宗之憤。敏則有功,時哉勿失!”

金國皇帝不由得笑道:“韓侂冑有志氣,這檄文寫的也極有氣勢。”

階下群臣面面相覷,沒想到皇帝陛下居然對韓侂冑的檄文看好。而那封詔寫的更加令人驚歎:“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自靖康之難後,女真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皆不臣服。達人志士,常有冠履倒置之嘆。自是以後,金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廢長立幼,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鳩兄,至於弟收兄妻,子徵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儀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臺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乃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當今天子聖明,為解北地父老,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奄及南方,盡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汙羶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等其體之。如女真、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寫的不錯……”完顏璟合卷笑道:“諸位卿家有何高見?”

第四十六章 北方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