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件事情明天就可以解決”,卻還是在意得睡不著。。xjqi。
努力卻得不到任何好處,越努力越不幸,那是病態式努力。
日本的高階官員和商業精英,是自殺率很高的兩個群體。他們是真正努力過的人,卻迎來了悲慘的結局。
在睡不著的夜晚,你也可以換個積極的思路,“睡不著的夜晚是命運在冥冥中引導你尋找正確的人生之路”,也許你會發現“我不應該走這條路”。
在為某件事情痛苦的時候,多考慮“我值得為這件事情痛苦嗎”,如同心理學上說的情緒與慾望失調,分明不是自身的問題,而你卻在為這件事情所苦。
在攻擊時也一樣。你為什麼發起攻擊?對誰發起攻擊?也許,你的攻擊目標不是自己本來的攻擊目標,你想攻擊的其實是其他東西。這時,問題就複雜了。對自己在意的東西,即使拼命告訴自己“不要在意”,最後還是會在意。在意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原因另有其他。所以,不管多麼拼命告訴自己“不要在意”也是枉然。
因此,我要告訴你的是,你睡不著,是因為“你迄今為止的生活方式錯了”,不是因為“昨天對待那人的態度錯了”這種小事情。睡不著是根本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
請你在睡不著的夜裡,試著思考“自己現在的目標和自己的實力相符合嗎”,只要在這個根本問題上不適合,你心裡的蔓藤就會永遠纏繞你,甚至你的人生,努力越多,煩惱越多,自己本來的能力越受限制,甚至慢慢萎縮。
假如你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煩惱也不見少,那你要反思“我為了什麼朝現在的目標努力呢”,漸漸地你可能會發現“這並不是你本身想要追求的東西”。
Chapter 2 我們為何如此不安(4)
從getit到enjoyit
出人頭地的想法越執著就越睡不著。比如,想要透過寫暢銷書出名的作者,會因為自己的作品銷量不理想卻非常想出名的矛盾失眠。可同樣是作者,那些專注於寫作本身的人,只要寫得開心,睡眠就會很好。這是為什麼呢?一旦你和適合的職業相遇後,你對成功的憧憬會發生變化。你會從“價值達成型”的人變成“願望達成型”的人。
價值達成型的人,對現在自己做的事情感覺不到任何意義,他們認為只有成果才有價值。因此,他們不能對自己、對目標做正確的調整。
願望達成型的人,為自己現在做的事情而興奮,因此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目標都可以做出正確的調整。當你變為願望達成型的人時,之前的緊張不安感就會消失。當你想“難道自己不應該做記者,而應該做銷售”的時候,是否會感覺到來自心底的興奮?
如果有,那就說明,你以前走的道路都是錯誤的,這種興奮是因為你終於要走到正確的道路上來了,如魚得水的感覺,這時,恐懼感自然地消失了,心中會湧現出難以言表的能量。
也許你會覺得睡不著就要改變生存方式,有種“改變現在的生活整體,改變所有”的印象,可是真正的改變可不是減少點工作量那麼簡單的事情,跳槽到壓力相對小的公司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人際關係可不是“和他人保持距離”這麼簡單,而是“從今天開始,你的人際關係要做個整體的調整”。
回過頭來,“完全更改所有的事情”並不容易,還必須花費時間。但是,在體驗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尋找的過程和時間就不會白費。跟那些直接獲得的人比起來,費幾番周折,路過不喜歡的找到喜歡的,更能體驗到人生的真諦。
Chapter 2 我們為何如此不安(5)
快樂抵消不了的不快樂
有一部分人,睡不著的時候明確地知道自己睡不著的原因。這些原因很具體,比如上司的責難,戀人的無理取鬧。因為這些事情而睡不著很好理解,伴隨著事情的解決,大部分人自然就會睡好。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即使具體的事由解決了,獲得了上司的認可,和戀人重修舊好,卻依舊無法入睡。安慰他“會好的,會遇到更好的事情的”,也於事無補。對這部分人群來說,普通的好事難以抵消懊惱的心情。
我說過,當一個人懊惱時,睡眠質量可能會受到影響,影響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的懊惱,一件意外幸運的事就能消除,另一些人卻不能。
那麼,可以消除懊惱和不可消除懊惱的人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懊惱不可消除的人,整個生活、生活方式都可能存在問題。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