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諾目佔洌�範プ咦判諧擔�仿”鬮尷薜母擼�嗽蛐〕沙嬉弦話悖��男那橛值統料呂礎K�耄�衷詘⒚韉攪撕蝦跛��實牡胤劍��約喝叢諏艘桓魷嗟執サ幕肪忱鎩K�痢對己病た死�苟浞頡罰�且喚冢�死�苟浞蛑沼誒肟�鹿��松鮮煌�ü�幕鴣擔��蚯胺繳斐鍪鄭�擔喊屠瑁�染任遙�染任業乃枷耄〈聳保�氳秸庖喚冢�倫咳蝗壤嵊�簟K��約憾ㄎ懷梢桓觥靶∽什�準噸�鬥腫印薄�

然而,阿明信上描繪的那個質樸單純的世界,有著無限的溫情,潤澤著他的思想。這一回阿明的來信,是告知他,領導安排他輔導班組工人學習《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請陳卓然幫助。陳卓然不禁微笑起來。他想起他讀《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情景,簡直遠得看不見了似的,他找出那時的學習筆記,抄錄幾段寄給阿明。阿明的回信裡表現出對馬克思這篇著作的很大熱情,他說他喜歡《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他喜歡它的風格。他和陳卓然一樣,也用了“華麗”這個詞,他醉心於那種場面性的描寫,這也許與他繪畫的愛好有關。他心裡懷疑阿明根本沒有弄懂馬克思的本意,也不知道這對阿明和他的工友又有什麼意義。不懂就不懂吧!陳卓然感慨地想,我曾經自以為是懂了,其實不過是領略了些教條;而我花了如此長的時間方才擺脫了教條,阿明卻與它從不沾邊。當南昌再一次問及阿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的時候,陳卓然做了以下回答——

阿明是個小市民。我們總是以鄙夷的表情說這三個字。事實上,小市民是什麼?小市民是公民,他們的生存最依賴平等、自由、民主這三項原則。城市這地方,憑著個人獨立的奮鬥,就可以立足。有沒有看過《約翰·克利斯朵夫》?破產的耶南一家,什麼都沒有了,來到巴黎,做什麼?教鋼琴。他可以不依賴別人生存。

你沒有去過阿明生活的區域,我去過。那裡有一個老頭,一個人駐守在老祖宗的房子裡,看著那房子一點一點被蠶食,一點一點頹圮,他靠什麼支撐?靠的是幽默。還有一對老年夫婦,他們每天的功課是什麼?數米。上午數出的米中午下鍋,下午數出的米晚上下鍋。他們可以看著祖宗的房子一寸一寸地敗落掉,也可以一粒米一粒米數出飯食下肚。他們求的是實際,現實的可見的衣食飽暖,也就是物質基礎。所以,他們沒有空想。可是,他們很有力量,因為他們體現了生活的最正常狀態。我們家樓下——陳卓然向窗外指了指——所謂十里洋場,繁華世界後面,是什麼?柴米油鹽。家長裡短,茶鹹飯淡,未必就不是哲學,只不過他們沒有自覺。蘇格拉底有自覺,但自覺是從不自覺裡生長出來的。我們所說的小市民,身體力行著我們對人類社會的理想,而我們看到的卻是“庸俗”兩個字。其實,馬克思不也是市民嗎?市民中的優秀者,有充沛的活力,思想力,他們將會有嬗變來臨。

阿明是一個優秀者嗎?南昌問。陳卓然說:不知道。馬克思解釋路易·波拿巴政變,從拿破崙一世在法國共和八年霧月十八日的政變說起,歷數七十年法國社會變化的多種原因,可是最終促成事變,總歸要有一件具體的事故,“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可能是許多個,甚至許多代“阿明”,嬗變才可達成。我們身邊的阿明只是其中的一個。

那麼,我們呢?南昌問:我們是誰?我們?陳卓然沉吟著:我們是誰?我們是新市民。

。。

24 父與子(1)

南昌的父親已經解除隔離,回到家中。只是每週要交一份彙報,彙報每日的活動。這個家庭在經過一度的打擊和混亂之後,又平靜下來,走上生活的軌道。還是大姐操持家務,她是常日班,晨起暮歸,一早一晚兩頓飯便可照應,中午由放學回家的妹妹們簡單燒煮。整個白天,都是父親和南昌相守著度過。父親的每週彙報由南昌遞交去單位,彙報完全是流水賬,幾時起床,幾時用餐,幾時就寢,結尾總是“一日無人來,一日無外出”。所記不謂不如實,但卻透露出譏誚的意思。一次,父親有恙,歇在床上,請南昌代筆。南昌斟酌一時,結果還是按原樣寫下,末尾也是“一日無人來,一日無外出”。再後來,父親病雖好了,可“彙報”的事情卻落在南昌的身上。他頗感驚奇地注意到,他的字和父親的字竟然很相像。南昌又注意到更多的與父親的相像:髮際正中都有一個發尖,右邊臉頰略比左邊瘦削。有時候,他聽見自己的咳聲會驚一跳,以為是父親在咳嗽。甚至,洗過臉永遠絞不幹毛巾,任毛巾水滴不止的同樣的習慣。這些發現使他感到驚慌,他有意識地修正自己的習慣,可是,卻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