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海的影響,更趨向於增加。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一直陷於不景氣,即便如此,國家還是不斷地增加註入公共事業的預算。

在90年代後半期,日本每年的公共事業費高達約15兆日元,連巴拿馬運河的建設費都看似零碎錢,甚至達到美國太空計劃預算的好多倍。也就是說,幾乎無限量般的混凝土和金屬構造物,掩埋了山川、溼地和海岸線。而且,這是在景氣深陷谷底的時期。經濟恢復的話,恐怕很難想象公共事業費會增加到何種地步。

另一方面,透過政府開發援助(ODA),日本向印度尼西亞、寮國等亞洲國家出口堤壩建設和河流工程等。那裡的政府高官歡迎慷慨大方的政府開發援助,並不介意那些工程實際是否需要。於是,如果建造堤壩,日本經濟即使停滯不前,建築公司也會贏利,也可以用政府開發援助的費用向各國鞏固日本的地位。法政大學教授五十嵐敬喜批判說:這是把“日本國內問題原封不動地輸出到了世界各地”。

在國際性論壇上,日本代表熱心地呼籲環境保護,每個代表都真摯地甚至是悲劇性地講述著。但決不能受其演講和論文所矇騙,對作為整體國家的日本所走過的道路視而不見。消除諫早灣的灘塗、在長良川水系修建堤壩、在森林公路工程中爆破岩石、用混凝土覆蓋海岸等建設專案並不是偶然的事件,而且也不是枝節問題,可以說是現代日本的原則問題。

在一流大學接受教育的官僚,根據富有權威的教授指教;精心構思專案。它由優秀的工程師或景觀設計師設計,最優秀的建築師提案為了未來而設計的宏大的土木計劃,由行業中最大的企業承建。有勢力的政治家由此獲利,媒體也支援它。這樣一來,各個自治體更加想得到專案。日本的社會精英把所有能量都傾注在公共事業和巨型建築物的建造上。

為了今後不斷持續下去的“填埋、建造”,這些專案被毫不足惜地傾注了日本的資金、技術、政治影響力,甚至包括設計師、學者和城市規劃者的創造力。打算預測世界發展方向的學者和研究所看漏了這一單純的事實: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亞洲第一的發達國家,日本的發展道路早已被確定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章 環境:類固醇刺激下的開發(1)

在前一章有關土建開發的批判性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經濟的不振,與其根深蒂固的文化痼疾息息相關。單一呆板的日本土地“新景觀”,就像這個民族一旦著手的任何其他事情一樣,導致了一場真正的精神危機。一種力量,如同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著這個民族在自己家園的土地上啟動了永不停止的獠牙利爪,這是任何諸如“現代化”這樣的簡單化原因所無法解釋的。

為了探尋今日危機的根源,必須重溫歷史,看看19世紀,當日本與西方社會初次遭遇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當時,許多文明古國一個又一個迅速地被歐洲殖民力量所殘食,日本,在與世隔絕了若干個世紀後,猛然驚醒,愕然地發現,自己也是當時世界上的一個貧窮而弱小的國家。震驚於國家的危難處境,日本新的統治者迅速制訂了致力發展經濟與軍事以強國的方針,首先與西方力量抗衡,隨後與之爭奪勢力範圍。因此,從那時開始,工業的發展就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優先權,與之相比,幾乎任何其他方面都不得不讓步,甚至被犧牲。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戰敗,再一次強化了它對製造業的重視。必須建立強大的國力為後盾,以使日本永不再戰敗的願望,深深地烙入整個民族的記憶之中。於是,在這樣的工業化程序中,自然環境、生活質量、法律、財政體系、傳統文化等等,所有的一切都遭受了災難。“窮民富國”政策,給日本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力。然而,在以犧牲一切為代價,以推動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膨脹為唯一目的的思想指導下,滋生出的大量政策,在許多方面破壞了這個國家的山脈、河流和海洋。隨著這類政策的實施,一方面由國家支援,剝去了原始的天然森林,取而代之以經濟林——杉柏類針葉林;另一方面,更滋生了自此以來對工業汙染視而不見的更為嚴重的惡果。

國外的分析家們一直驚歎於日本民族對政府和大企業的馴從,認為這是日本工業發展的源泉。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這個國家缺少必要的制動機制。一旦政策的引擎被啟動,就註定會成為一往無前永不停止的巨型戰車。有人說,這種極端的無法制動性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災難的根源,同樣,它也是戰後導致日本環境被破壞的要因。

針葉林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