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來,以此逼你喝乾。
這哪裡還是敬酒?倒有些像罰酒了,潛臺詞無非是:“老子想喝一杯,你得陪我!”“你必須也喝乾,讓我高興高興!”總之,以敬酒的人為主角,絲毫不顧及被敬者的感受,好像對方的義務就是把自己哄高興了。
我們可以叫它“逼酒”、“罰酒”或“陪酒”,唯獨不能把它叫“敬酒”,因為根本沒有多少敬意在裡面。
真正的敬酒應該是我以喝酒的方式向你表達敬意,至於你喝什麼、喝多少,完全取決於你。如果雙方都是喝酒,敬酒的大可豪邁一點,說完敬酒辭之後,說:“我幹了,你隨意!”當然,敬酒的人也可以“淺嘗輒止”,如果你端的是香檳、烈性酒一類的。
如果你以前常*人喝酒這種事,那就想想被別人逼迫的感覺吧:當爸*你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時,當別人推薦你去相一個沒有感覺的異性時,當家人強迫你去某個城市工作時……你還高興得起來嗎?可能對他們來說,都是出於一片好心,都是真心實意地想幫助你,可是不顧及你的感受,你還能覺得幸福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以為大家都這麼幹,就是對的;無視對方的考慮,就是粗魯,就是不懂禮儀!很多人有“儀”,但是沒有“禮”,樣子學得挺像那麼一回事的,可是始終沒有學會尊重人。“儀”就是一個術,是最好學的;而“禮”是一個道,最難學。如果你把“禮”學會了,把“道”、把本質的東西抓住了,那學習技術層面的東西就很容易了。
除了顧及對方的感受,還要“愛屋及烏”,一併尊重跟對方一起來的人。比如,你很在乎一位客戶,那對陪他一起來的人,也要尊重一點,客氣一點。
這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人在生活中就會犯類似的錯誤。比如說他和同事在路上走著,忽然碰到個熟人,然後呢?他就開始跟熟人聊天,兩個人嘰裡呱啦說了半天,完全忽略了身邊還站著一個人。還有些人碰到朋友和他女朋友了,可能就只跟那個朋友聊天,而沒有跟他女朋友打招呼。如果你是那個被“晾”在一邊的人,會做何感想?
禮,就是尊重別人的感受(2)
又如在飯桌上,有些人覺得自己剛到一家單位,跟很多人不熟,便只跟本部門的一兩個人聊天,甚至從頭到尾都沒離開過自己的座位,這會給人一種什麼印象?大家同在一張桌上吃飯,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交流,最忌搞小圈子,一些新人或女性喜歡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給人的印象就很不好。可能你只是內向或祛生,但在別人看來,這就是很無禮、很不尊重人的一種行為。
還有一種不尊重別人感受的情況,就是說些第三個人聽不懂的話。不知大家平時接觸在外企上班的人多不多,你要是碰到這種人,就會發現他們普遍有個特點,那就是說話時喜歡夾帶英語單詞,哪怕在聊天的都是一群中國人!你會不會覺得這種人特別假,像假洋子?
其實,這還只是環境造成的,可能在他們進外企之前,也沒有這個習慣,只是這麼說話的人多了,他們也開始受影響了。相比之下,有些現象就根本不是環境造成的了,純粹是個人素養的問題。比如說碰到老鄉了,開始說方言,還越說越熱乎,完全漠視其他人的感受。現在到外地求學、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找的男女朋友都不是自己家鄉那邊的。如果你帶著戀人,碰到老鄉後,最好先給他們彼此介紹一下,聊天的時候也儘量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話,不要把自己的另一半晾在一邊,不管不顧的。
還有一種情況呢,就更加可惡了,有些人喜歡講術語,總之,就是擺譜兒,不說“人話”。我一個朋友就有過這樣的遭遇:他們科室有兩個人炒股,經常在辦公室裡聊股票。也不知出於什麼緣故,兩個人一聊起股票來,全是術語,幾乎沒有人能聽得懂。一開始,他以為炒股的都這樣,後來他才發現,當辦公室就他倆在的時候,兩個人就開始說“人話”了,聊的也還是股票,可我那朋友全聽明白了。等他一走進辦公室,兩人便馬上換上另一副腔調,又是術語滿天飛了,讓人聽了特別討厭。
本來,在辦公時間聊私事就很不妥當了,還淨使些術語,以顯得自己比別人高明,這跟那些說話時喜歡夾帶單詞的假洋子比起來,可惡程度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你要是把這種習氣帶到工作中,就有可能造成溝通障礙,甚至讓客戶誤解。
其實,只要稍加留心,你就會發現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真不少。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敬意,如果沒有好的形式,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種形式會因為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