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屍體如何處理,日本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針對日本福島洩漏事件,美國專家稱比預計要嚴重得多,這次危機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初步得以解決。
面對日本發生的天災人禍,各國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日本媒體稱,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把救災物資運到日本,其中,中國多達60批,美國約40批,泰國約30批,韓國約20批。救援物資主要有食品、毛毯、礦泉水、防輻射服、應急燈等。中國政府除支援日本2萬噸燃油、一臺62米泵車外,還有其他許多的物資,中國紅十字會也向日本提供了累計2600萬元人民幣的援助。而美國也向日本派遣一批抗輻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怕輻射,不畏疲勞,可以負責清理、輻射量檢測、資料測繪等工作。此外,美國還派了40名工作人員提供了重達及萬磅的相關裝置,以協助日本應對這次核危機。同時,英國、韓國、瑞士、澳大利亞等國也相繼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國部分像東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華北部分地區已檢測出核洩漏所釋放出的微量放射元素碘—131,但其輻射量極其微小,不會影響健康,也無需採取預防措施。中國專家也表示,日本核洩漏主要有兩種途徑擴散到中國,一種是饒地球一圈後最後到達中國,第二種是直接透過大氣遷移。無論哪種途徑,當放射性物質達到中國時,已被大大的稀釋了,各種放射元素的含量微乎其微,對人體健康也沒有影響。而關於第二劇毒的放射性鈽,更不可能會傳到中國,因為它是一種重金屬,主要依附於地面,不會在空氣中隨風飄動,所以出現在中國的可能性非常小。
浙江省環保廳也聲稱,核福射未對該地區產生強烈影響,省環保廳透過網路等媒體每天即時釋出輻射的監測資訊。廈門對一艘曾經停在日本東京港的集裝箱船舶進行檢測,發現輻射劑量正常。環保部門也曾經對黑龍江、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等進行過取樣檢測,測出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元素,但這些輻射水平都在正常範圍之內,對身體無礙。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4。日本核洩漏事故探查(1)
日本地震引發核洩漏之後,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放射性物質的強大威力及公眾對核知識瞭解的淺陋,更是給這一事件罩上了恐怖的陰影。在一些媒體狂轟濫炸、大肆製造轟動效應的前提下,核洩漏事故的嚴重後果被無限制放大,人們的恐慌心理也緊跟著媒體的大肆渲染而日漸加深,甚至出現了一些荒唐的言論。人們脆弱的心靈經受著一系列核危機的考驗。人類害怕未知世界的共同心理,也在福島核洩漏事故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面對這次事件,我們有必要透過探查事件的真相,理性地看待我們所不瞭解的領域。
(1)會發生切爾諾貝利事故中的核物質突發性爆炸式擴散嗎?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正常情況下核電站在地震發生後會自動插入中止控制棒,核電站隨即停止了執行,此外還有兩層耐壓殼體的密封保護,因此不會發生核爆炸。這個問題“福島”處理得當,所以比較明瞭:本次福島核電站的事故不可能成為切爾諾貝利事故的重演。從現代全新的核電站安全設計的眼光來看,切爾諾貝利的原始反應堆簡直是對安全方面的一個糟糕透頂的反面教材。
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的事故中操作人員嚴重違反了操作規程,不但卸掉了反應堆的保護系統,還驅動反應堆在低功率的狀態下執行。反應堆處在極不穩定的狀態下強行運作,以至於功率突然失控,在幾秒鐘內迅速上升了幾百倍,比額定功率超出了十倍,在這樣的情況下,燃料外面的包殼由於溫度過高而很快破裂,致使壓力管全部爆裂,蒸汽發生爆炸,最後發生鋯水反應,並且引發爆炸和石墨燃燒。在爆炸突然發生的情況下,沒有任何防護外殼的廠房被炸開了一條大裂口。這不但使燃料很快洩漏出去,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使大量沾染了核輻射物質的石墨粉塵在大火的燃燒中四處飄散,並且跟著風向飄到了大半個歐洲。
然而以上的情況在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中都不存在。“福島”事故是在反應堆停止工作的狀態下發生的,產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於相對低功率的餘熱衰變,這個能量僅僅相當於裂變工作能量的3%。不僅如此,還有兩層防護鋼殼阻擋外界環境與核物質發生聯絡,此外還給予了大量冷卻水對高溫狀況進行有效緩解。因此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悲劇在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中並不會重演,人們的擔憂更大程度上是因那次事故的陰影重又激起人們對於核威脅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