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配方是保密的。唉,怎麼那麼多廢話。任何一個實驗室都能給你分析出那裡面有些什麼。那裡面既沒有白金,也沒有黃金。”
1。3 肯德基的秘方里有什麼?(2)
肯德基的秘方會真如克羅克所說的嗎?我們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我們似乎可以肯定—肯德基對“秘方”的軟文化營銷的運用確實很高明,人們主動記憶的事情總是更能保持長久,因為每個人都會對秘密感興趣。只要是關於秘密,比如說哪個男明星跟哪個女明星同居了,這種秘事估計很多人看了一遍之後就不會忘記。
曾幾何時,肯德基有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廣告:“滋味好的永遠是個謎”—可能大家都被這個謎一樣的味道誘惑了。廚房中、馬路邊隨處可見的事物,或許只是一堆下腳料,可一旦被挪到保險櫃裡,就會立馬成為香餑餑。當你越想看護好某些東西時,就越會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全世界都在買櫝還珠,人們在乎的其實不是秘密,而是它為什麼會成為秘密。
這種品牌中的“秘方”或“故事”發生一次或許是不經意的偶然的營銷成功,發生兩次也是偶然的品牌營銷成功,但如果這種營銷活動被一家公司重複運用了第三次、第四次……那麼,這就是一種必然的營銷模式的成功了!
解密肯德基炸雞的“聖盃”
在肯德基秘方傳說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山德士的私人秘書雪莉?託普米勒回憶說,最初幾年,山德士把配方寫在一張紙上,還一度把配方貼身放在錢夾內。有一天,山德士交給她一張“又小又破的紙”,讓她影印。
“當附件列印出來,我知道我看到的是配方。”託普米勒帶著幾分驚恐地說,“上校,看在上帝的分上,你再不能帶著裝有秘方的皮夾到處亂跑了。”
可是,對於所有的競爭對手和好事者來說,獲悉肯德基的烹飪秘方和神秘的調料內容及配比,其過程不啻於尋找一個“聖盃”。他們前赴後繼地加入到尋找“肯德基聖盃”的行列中。
據說,哈蘭?山德士上校手寫的這份炸雞配方至今儲存在美國聖路易斯維爾的肯德基總部,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具體配方甚至連最高執行官也不知道。
就是這張破舊的、寫滿字的小紙張,被肯德基視為無價之寶。其間曾經有人試圖複製配方,但均以失敗告終。“有一部分人宣稱他們發現了‘聖盃’,其實沒人真正找到,因為我們將‘聖盃’鎖在安全的地方。”美國百勝全球餐飲集團總裁兼董事長大衛?諾瓦克顯然很有信心,“我們擁有對秘方的排他性權利,我們將與一切竊取秘方的行為鬥爭。”
不相信有聖盃的武士,永遠找不到聖盃,而滿懷信心的武士,你甭想阻止他。有探究肯德基“聖盃”秘密的好事者經過鑽破腦袋的研究,描述了肯德基烹飪秘方的一個大致輪廓:炸新鮮雞肉的分量必須與油的量和溫度相稱,如果只有一塊雞肉,卻在通常的油量和溫度下烹飪,在相同時間後就只能得到一塊黑乎乎的焦炭了。
另外,採用山德士用壓力鍋的方法烹雞,如果烹雞所用的各種原料在量上的配比正確,那麼雞肉蒸發出的水汽能讓鍋裡的壓力越升越高,而壓力提高了水的沸點,烹雞的速度就會比通常做法快2~5倍。同時,水蒸氣的壓力也能防止雞肉水分過度喪失。
研究者甚至還煞有介事地說,烹雞的溫度—約在°C。這個詳細到小數點之後兩位的溫度,據說能迅速地讓雞肉的裹層變成金黃色。而如果用一般的方法烹飪的雞肉往往在熟之前就失去了原有的水分。
然後,該說到肯德基的核心機密—調料配方了。山德士曾經在他的自傳《我的生活如吮指美味》一書中,講述了第一次將肯德基的特許經銷權賣給經營漢堡包餐廳的哈門先生一事,而相應的調料就是山德士即興而又匆忙地在食品儲藏室配好的,這也意味著肯德基的調料裡並沒有什麼奇珍異寶。
威廉?龐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這位長期為《紐約時報》撰稿的美國作家,同時也是位懷疑論者,後者賦予了他無盡的好奇心。他喜歡沒事就挖掘一些秘密出來,像什麼肯德基配方、大衛?科波菲爾如何讓自由女神像消失等。
為了揭秘肯德基的神秘配方,龐德斯通用了很多辦法,他甚至曾在一家肯德基連鎖店的附近刊登公開廣告,想找肯德基的員工“聊聊”。結果不但有人應約前來,甚至有人提供給他一些傳說中的調料粉,這傢伙隨後竟然把調料粉拿到實驗室去做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不必作精確的定量分析,而只是要鑑別出樣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