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es, Ritos y Costa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Sabidas asi por los Libros de los Mi*os Chinas, o por Rela…ciones de los Religiosos, y otros Personas que Han Estado en el Dicho Reyno),等等。
上述涉華著作大多影響深廣,其中尤以《中國札記》及《中華大帝國史》為最。但從珍籍收藏角度而言,以上著作的原首版本已是鳳毛麟角,即便存世,也大多藏身於博物館和圖書館裡,一般人染手不易。
早期涉華著作囿於作者的體驗,於權威性方面有所欠缺。著作者中,有些從未到過中國,如門多薩;有些雖然來了,但蜻蜓點水,不能深入中國人生活,其所見所聞難免浮光掠影,以偏概全。這種情況,在耶穌會士大舉進入中國後,終有了實質改觀。他們中的利瑪竇、金尼閣、曾德昭等人,都在華滯留數十年之久。他們的著作嘔心瀝血,為一生經驗與探索的結晶,被歐洲人視為最權威的第一手資料,無一不是傳世經典。
一.利瑪竇和金尼閣的《利瑪竇中國札記》
在中西交流史上,利瑪竇(Matheo Ricci)可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重要性遠遠超過帶有傳說色彩的馬可·波羅。他於1552年10月16日生於義大利,1571年在羅馬加入耶穌會,1582年抵達中國的澳門。從此,他便在中國傳教、工作和生活,足跡從澳門到肇慶到韶州、南昌、南京,最後到達北京。他在1610年5月11日死於北京,葬在北京阜成門外二里溝。
利瑪竇在中國前後近三十年,遍交達官顯貴,信徒也不少。徐光啟、李之藻等人都是他的密友。他本著傳播上帝與基督教的宗旨,從零開始,學習掌握中國語文,著述等身。利瑪竇的努力,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將西方自然科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刊行的代表作有《天學實義》、《幾何原本》等;二是將中華文化介紹到西方,比如翻譯出版了拉丁文的《四書》(tetrabiblion sinense de moribus)。他對儒家經典,更刻苦研究,又將中國歷史文化介紹到歐洲,嘔心瀝血,終力竭而死。他的傳教活動,遭遇強大阻滯,最後可說是以失敗告終。他的知識結構及智力,決定他本質上是一個科學家,尤其是數學家和機械工程師,因此才花大量精力,在華推行西方科技,可惜面對矇昧已久的中國人,收效甚微,難獲中國社會廣泛接受。但他對中國的系統性介紹,卻在西方收到奇效,可說開了西方漢學的先河。
第二章 耶穌會挺進中國(2)
他到中國後,便再未離開。晚年時,他感到時日無多,於是著手撰寫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