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骸霸�1938—1939年以前,德國將領並不反對希特勒。既然他帶來了他們所希望的結果,也就沒有反對他的理由。”戈臺勒同馮·哈麥施但因曾有過若干接觸,但是這位前德國陸軍總司令在1934年就退休了,對現役將領沒有什麼影響。在納粹政權的初期,施拉勃倫道夫曾與卡納里斯海軍上將在德軍最高統帥部諜報局內的主要助手漢斯·奧斯特上校有過聯絡,發現他不但堅決反對納粹,而且願意做文人和武人之間的橋樑。然而,直到1937—1938年的歲尾年頭,在將軍們受到一連串的震動以後,他們中間才有人開始警覺到這個納粹獨裁者對德國的危險。這些震動是,希特勒一定要打仗的決定,他對軍事指揮系統的大改組,他親自執掌軍權的行動,他對馮·弗立契將軍卑劣的處置。1938年8 月底在捷克危機日益緊迫之際,貝克將軍的辭職起了進一步促人猛省的作用。雖然他的袍澤軍官並沒有如他所希望的那樣,與他同時引退,但是,事情馬上就很明顯,這位下野的參謀總長是所有不易駕馭的將官們和文職的反抗領袖們的一個團結的中心。兩個集團都尊敬他,信任他。另外一重考慮,兩個集團現在也都看清了:要制止希特勒,就必須用武力,而只有陸軍有武力。然而陸軍方面有誰能掌握它呢?不是哈麥施但因,甚至也不是貝克,因為他們都已退休了,大家明白,迫切需要的是聯絡上當時實際指揮駐防柏林內外的部隊的將領,以便一旦舉事就能立即採取有效行動。新任陸軍參謀總長哈爾德將軍實際上並無兵權。馮·勃勞希契固然能號令全軍,但'375' 是不能完全信任。密謀策劃者認為,他的權威是有用的,不過只有到最後一刻,才能讓他預聞大事。
後來的事實是,很炔就發現了有幾位屬於要害地位的將領願意協助,後來也實際參加了醞釀中的密謀。其中有3 個人掌握著可以決走大事成敗的位置,他們是:埃爾溫·馮·維茨勒本將軍,他是舉足輕重的第三軍區司令,這一軍區包括柏林和柏林周圍地區;伯爵埃裡希·馮·勃洛克道夫—阿爾菲爾德將軍,他是波茨坦駐軍司令,該駐軍由第二十三步兵師組成;埃裡希·霍普納將軍,他指揮駐在圖林吉亞的一個裝甲師,在必要時,這個師能擊退任何企圖從慕尼黑來解救柏林的黨衛隊。
到8 月底的時候,密謀分子的計劃是:在希特勒最後下令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立即逮捕他,把他拉到他自己設立的人民法庭上去,控訴他輕舉妄動地把德國投入歐洲大戰,因而他失去執政的資格。與此同時,在一個短時期內實行軍事獨裁,然後再成立由社會上知名人士領導的臨時政府,在適當的時期以後,組織一個保守的民主政府。
有兩點考慮是這次政變成敗所繫的關鍵,而且與兩個主要的政變策劃人哈爾德將軍與貝克將軍有關。第一點是時間問題。哈爾德同最高統帥部安排好,把希特勒最後下令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時間在48小時以前通知他個人。這樣就可以使他有時間在德軍越過捷克邊境以前就把政變的計劃付諸實施。這樣他不但可以逮捕希特勒,而且可以防止造成大戰的致命的一步。第二點是貝克必須在事先使將軍們而且在事後還要' 在計劃中的對希特勒進行審訊時' 使德國人民相信,進攻捷克斯洛伐克會使英法參戰,從而釀成歐洲大戰,而德國對這一戰爭並無準備,必然要歸於失敗。這本來是他在整個夏天所寫的一系列條陳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現在所要做的一切——推翻希特勒以保全德國,使它免於一場他認為會使它毀滅的歐洲戰爭——的根本出發點。
然而,對貝克而且對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前途極為不幸的是,結果證明對於爆發大戰的可能性摸得更準的是希特勒,而不是新近辭職的參謀總長。貝克是一個有學識、有歷史眼光的歐洲人,他料不到英國和法國居然會硬是犧牲自己的利益而不干涉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進攻。他懂得歷史,然而卻不懂得當代的政治。而希特勒卻懂得。他相當時期以來就已經感到越來越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斷:張伯倫首相寧肯犧牲捷克而不肯參戰,而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也不會履行它對布拉格的條約義務。'376' 威廉街並沒有漏過紐約報紙早在5 月14日發表的一則電訊。他們駐倫敦的記者報道了張伯倫在阿斯托夫人家裡吃飯時一次非正式的談話。據記者們說,這位英國首相曾說,一旦德國發動進攻,不論英國還是法國,也許還有俄國,都不會出兵馳援,捷克國家不能按目前的形式存在下去,為了和平的利益,英國贊同把蘇臺德區劃歸德國。德國人也注意到,儘管在下院內提出了憤慨的質詢,張伯倫並沒有否認美國記者的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