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臺以東,淮水南岸大路。
“孫”字的戰旗傲然飛舞,大道上,孫策正率領著五千兵馬,匆匆忙忙的趕往盱臺。
盱臺城離大營不過數十里路,孫策的救援大軍,已經奔行了半程。
孫策一路上都沒有收到盱臺方面的急報,這就意味著袁方的偷襲之軍,尚未能對盱臺發動攻擊,這讓孫策心中漸漸安穩下來。
“再有不到半日,我就能率軍抵達盱臺,那時,袁方的詭計,就將付渚東流。袁方啊袁方,你雖然了得,可我孫策也不是吃素的,我可是江東之虎的兒子……”
孫策心中暗思,漸生幾分傲意。
正當這時,一騎快馬,從後面飛奔著追上來,打斷了孫策的遐思。
“將軍,大事不妙,紀靈將軍攻打敵營失敗,為袁方所擒,今袁方已趁勢攻陷我軍大營!”
斥候的急報,如一道驚雷而落,瞬間劈散了孫策的驕傲。
孫策那英武的臉龐,驟然扭曲驚變,腦子裡思緒飛轉,湧上無數個念頭。
“紀靈那廝,不好好守營,為什麼會去攻打敵營?就算他要攻,可袁方大營裡應該兵力空虛,他最多也就攻不下來,卻怎還反為袁方大敗生擒?”
無數個念頭,在孫策的腦海中激盪,最後,匯聚成了一個驚人念頭:
中計了!
“袁方根本沒有打算襲盱臺,他只是製造假象,引我去分兵救盱臺,他才好趁機攻我大營。紀靈那廝,定然是貪功,才會去攻打敵營,卻正好撞在了袁方槍口上!”
幾個呼吸間,孫策終於幡然醒悟,方知自己著了袁方的道。
驚悟之下,孫策劍眉深凝。握拳咬牙道:“袁方,你果真是了得,我孫策都給你騙了。”
孫策不及多想,急是下令五千大軍掉頭,他要率軍去奪還大營,扭轉危局。
大營若失陷,他孫策也脫不了干係,袁術必然震怒,到時候,他要回先父部曲就更沒有希望。
明知局勢不利。孫策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去回救。
五千軍心震動的淮南軍。只能隨著孫策東去,去救他們已經失陷的大營。
黃昏時分,東面的大道上,出現了大批敗兵的身影。千餘號人正驚恐不堪的逃跑。
敗兵的身後,狂塵遮天蔽日,青州追兵,已如咆哮的猛獸,撲卷而至。
孫策暗一咬牙,還是縱馬舞槍,率領著兵面,迎著己軍敗潰之勢,向著青州軍殺了上去。
洶洶的追兵之中。袁方已開啟了遠望瞳,看清了孫策的旗號。
“我沒看走眼,這孫策果然有英雄膽色,明知己軍兵敗,還敢逆著敗勢前來一戰。”
英雄惺英雄。袁方對孫策,不禁有幾分敬佩。
不過,敵人終歸是敵人,撞見了,也只有血戰一場。
袁方嘴角一揚,冷笑道:“孫策,你的確有英雄之氣,不過你沒退守盱臺,要強行一戰,卻正中我下懷。”
殺機凜烈的袁方,毫不猶豫,揮動大軍掩殺而上。
幾個呼吸間,兩隻大軍迎頭撞上,瞬間爆發出震碎蒼穹的摧折聲。
鮮血,更如倒流的瀑布一般,在兩軍相撞處,衝上天空。
數之不盡的血肉之軀,只在眨眼間,便被絞成了肉泥。
兩支兵馬,在這曠野之上,拼死廝殺起來。
孫策的軍隊,果然有幾分能耐,僅憑五千兵馬,竟生生的擋下了袁方軍的衝勢。
只可惜,孫策軍人數終究太少,隨著越來越多青州兵源源不斷的殺至,孫策軍很快就落入了下風,在袁方軍的衝擊下,節節的後退。
亂軍之中,袁方縱馬如飛,棍影過處,碎裂的人頭和殘軀,如敗絮般被掀飛天空。
諸葛亮在左,太史慈在右,追隨袁方左右,如無堅不摧的箭頭,引領著青州將士們,絞殺敵人的步伐。
狂殺無數敵人,十步之外,袁方尋找到了孫策的身影。
但見孫策手中一柄銀槍,舞出重得槍影,刃光流虹四濺,無人能擋。
這孫策的武道,當真了得。
“子義,你瞧那孫策武道,到了什麼地步?”奔行中,袁方問道。
太史慈凝目一掃:“此人的武道,當在鍛骨與練髒之間,確實了得。”
太史慈的判斷,果然與袁方相同。
鍛骨後期的武者,全身骨骼堅硬,洞穿力強大,肉身更為敏捷,抗擊打能力也更強,可敵數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