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而是穿一件古銅色綢面大褂(他在陝北多半穿這件大褂,留著小分頭。他不習慣於穿軍裝,嫌裹綁腿太麻煩。
他跟我第一次談話,介紹女生連的情況,說明指導員的工作職責……
記得,那時人們對胡喬木的習慣稱呼是“喬主任”。就這樣,谷羽在“喬主任”手下工作。
安吳青訓班在一座地主莊園裡,四周有圍牆。這裡的學生,按照軍事編制,以連為單位。連隊設連長、指導員各一人,後來又增設協理員一人。
青訓班的影響日漸擴大。有一回,谷羽要帶領宣傳隊,到北面的鄰縣——耀縣去。記得,胡喬木到女生連辦公室,跟她談話,教她如何做宣傳,如何開展統一戰線工作。
最初,“喬主任”跟“指導員”之間,談的都是工作。
後來,有一回進行野營拉練,記得已是晚上,谷羽正在女生連召開小組會,胡喬木忽地來了。谷羽覺得奇怪,因為她以為他這麼晚來,一定有什麼緊急的事,而“喬主任”則只是說來看看她。沉緬於往事的回憶的谷羽對筆者說:“在結婚之後我才明白,那時他已愛上了我,而我並不知道。”
他和她的一次傾心長談,是谷羽向“喬主任”談自己的入黨經過,他才第一次詳細知道她的身世……
她的故鄉天長縣(現改為天長市),在安徽東北部,與江蘇省相鄰(天長縣曾一度劃屬江蘇省),跟鹽城相距不遠。她生於1918年12月,比他小六歲。
谷羽,原名李桂英,曾用名周淑貞、黎明、王志遠。父親李興泰是個小商人,經營香燭和雜貨。母親周氏,希望把李桂英培養成有出息的人,教育她要自強自立,要有文化。
李桂英在天長讀完小學後,進入天長中學讀初中。1933年夏,李桂英到當時的安徽省會安慶,進入省立第一女子中學讀高中。
1934年暑假,李桂英從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學轉入北平安徽中學高二學習。1935年初,她轉入北平女一中高二(第二學期)學習。
當時,高一學生郭桂英(現名郭明秋)是共青團員。李桂英與她同住一屋,接觸密切。1935年10月經郭介紹,李桂英加入共青團。此後,李桂英曾幫助郭編印《時代婦女》。郭寫稿,李校對。只出了幾期,後被認為該刊有“色彩”而停刊。郭桂英又介紹李桂英認識了師範大學的周懷球(後改名周小舟)。李桂英曾參加周負責的抗日武裝自衛會西城區工作,在女一中秘密宣傳抗日救國。
。 想看書來
谷羽成了他心中的“鳳凰”(2)
1936年1月,郭桂英去天津,到省委工作,把李桂英的關係介紹給老夏(後改名王國華)。這年秋天,通知取消共青團,團員均轉為黨員,黨齡從入團時計算。此時,由老夏將李桂英的組織關係轉到“鐵委”的老孔(即吳德)處擔任聯絡員。
1936年底,由於中共北方局要建北平分局,根據吳德指示,要李桂英與黃愛民假扮夫妻住機關,在北平分局擔任刻印蠟版和送檔案工作。
1937年,發生“七·七盧溝橋事變”,二十多天後,日軍攻陷北平、天津。平津學生南下宣傳抗日救亡,谷羽也離開北平。離開前夕,中共北平地下組織負責人之一吳德關照谷羽,如果她進入延安,可去涇陽找###聯絡,並告知了聯絡暗號。
谷羽化裝成做買賣的婦女,和平津學生們一起,從北平到了天津,再由天津坐船到煙臺。他們搭乘的是一艘運煤的船,上面裝煤,人住在陰溼的底艙。在煙臺上岸,前往濟南,再搭軍運卡車來到南京。在南京,學生們分為三路:一路到北方打游擊,一路前往大後方武漢,一路奔向延安。谷羽決定前往延安。
她從南京來到西安,在西安青聯辦事處做青年統戰工作。
不久,她與七、八個青年一起從西安步行,走了十來天,這才於1937年9月抵達延安……
胡喬木曾寫過一首題為《鳳凰》的詩:
誰最早畫出鳳凰的形象?
誰最早唱出鳳凰的詩章?
不知道。多謝往古的巨匠,
讓多情的仙鳥歌舞在穹蒼。
飛下去,你五彩繽紛的翅膀!
向天高地遠,地久天長。
相互的瞭解,兩顆心迅速貼近了。谷羽成了他心中的鳳凰。
谷羽回憶說:
有一次,我們在路上邊走邊談,忽然,他遞給我一封信。我回到宿舍一看,信封上沒有收信人的名字,很納悶,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