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主要的有三方面:軍籍的清點、財冊的核算、軍械的存耗費。

這三點聽起來十分簡單,實際上要完成這三點,甚是艱難。

須知,大定有十六衛,平均每衛有十萬兵馬,計有一百六十多萬士兵。一百六十多萬士兵的所耗所用,包括吃穿用度,包括軍械輜重,還包括戰馬的糧草場地。如果真要進行點兵,那麼必是一場浩大的工程。

參與到點兵這項工程裡面來的,除了兵部之外,還須戶部核對錢財這一方面的內容,還須衛尉寺和兵器司檢視軍械的情況,而且,還須有御史臺的官員監察點兵過程!

牽一髮而動全身,換言之,主要點兵進行,那麼朝廷就有眾多部司都要動起來,涉及的方方面面可想而知。

是以崇德帝登位以來,就只有那麼一次點兵,唯一一次。

現在,傅通由此奏言,若是皇上有允,那就是第二次點兵。知道何謂點兵,知道所涉之大,官員們怎麼能不審慎思量?

而令朝官神色驚變的,令有人想撕了傅通和任遲的,除了點兵所涉重大之外,還因為現在軍中有一種現象,他們心知肚明。

這種現象就是:冗兵!

只要有軍/隊存在,就會有冗兵現象。因為作為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士兵的數量是難以精準的。為了戰役的勝利,也為了充足的保障,實際士兵的數量一定會比軍籍造冊的多,這無法避免。

冗兵現象在戰亂之時,出現得最少。因為接連不斷的戰役會極大地消耗士兵的數量,有時候士兵的數量還遠遠低於所需。連士兵都不夠用,又哪裡會有冗兵?

相應地,冗兵的現象,在承平之時十分突出。沒有了一場場殘酷的戰爭,士兵們便能最大限度地活下來,又因為軍中條件優渥,漸漸地,士兵數量會越來越多。

在這個時代,士兵可算是終身制,除非是殘了、病了、死了,不然就會一直在軍中,如此巨大計程車兵數量,有很多是沒有用計程車兵,但朝廷又嚴格規定各位有相應計程車兵人數。

那能怎麼辦?便只能瞞上,只能私底下補充青壯力量。這些青壯力量,有部分是朝廷預設的,但有更大的部分,是各衛私自招募的。

按照朝廷的說法,現在國朝承平,哪裡需要這麼多士兵?應該不斷淘汰削減才是,又怎麼會承認士兵越來越多?

因此,表明上,十六衛共有士兵一百六十多萬人,但實際士兵的數量,遠遠不止這個數量。

這多出來的這些士兵,實際上就是各衛大將軍所養的私兵!這些私兵託於各衛之中,聽令於各衛大將軍,卻是朝廷在資養!因此,每衛的軍需耗費,一年比一年多……

冗兵的情況,熟知軍中的人都心照不宣。如果朝廷點兵,這些私兵的存在必無法隱匿,到時不僅多餘士兵會被揚出來,各衛大將軍養私兵之舉也必被朝廷問罪!

如此,不是自掘根基自尋死路,又是什麼?!——他們就不相信,西疆衛會獨清!

立於殿中的朱宣明,心中驟然升起了一種恐懼。因為他太清楚冗兵的情況了,尤其是與他關係甚深的那幾衛的情況!

如果那幾衛因此遭受巨大損失,那麼他要怎麼辦?他在軍中的勢力怎麼辦?

沒關係,方集馨一定會出言阻止的。他雙眼張皇地往尚書省那邊一掃,卻發現那裡最前面那個位置空空如也。是了,方集馨現在還躺在家中,半死不活,又怎麼能出言反對?

方集馨的分量是最大的,除了他,還敢有誰會清楚當中厲害,並立即出言反對呢?

現如今,兵部尚書霍韜沒動,虎賁副將薛守藩沒動……軍中的人都沉默!

中書和門下兩省的主官都像棵木頭一樣,根本就動都不動,其餘的官員聞風知意,全部都低頭靜默,誰會站出來,駁斥傅通這個上奏?

就在這個時候,御史大夫俞恆敬出列了。他那雙永遠像含著深情的鳳目,緩緩掃過了傅通和任遲兩人,似是露出了一絲笑意。

然後,他說道:“皇上,臣以為,傅老將軍此奏甚對!皇朝承平已久,正好趁著私兵這個契機,點兵!”

他此言一出,朱宣明等人便覺得頭皮發麻,眼前一陣陣發黑。俞恆敬,他怎麼敢?他怎麼敢?!

(章外;哈哈,正好明日是八一,寫這一章向pla現在的風氣致敬。)(未完待續。。)

ps: 第三更!第四更……還是不確定。555,今日票票好少,感謝風華2011、見月已非昨、今夜月色傾城的粉紅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