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這些成績的背後,應該注意到:
(一)已存在了相當明顯並且還在持續擴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的趨勢;
(二)高增長的背後是透支了資源、環境、勞工權益、農民權益、消費者權益;
(三)快速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的同時,也廣泛地招致了許多國家因失業問題嚴重對中國的質疑與不滿……
這樣的現象,無論就國內發展及國際發展來講,都不可持續,所以必須“儘快扭轉”及“加速轉變”。但無論是扭轉或轉變,作為第一步,首先必須搞明白,問題究竟在哪裡?
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方式,鄧小平的三句話無疑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1)發展是硬道理;(2)穩定壓倒一切;(3)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這三句話的精髓,濃縮提煉之後,其實就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邏輯是優勝劣汰。優就是強勢者,有較強競爭力的,勝出,先富;劣就是弱勢者,例如勞工、農民、農業、農村、西部地區、環境生態等等,往往缺乏必要的照顧。因此,所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第一要義是:繼續堅持市場經濟,目的在確保效率與生產力;第二要義是:在堅持市場經濟的同時,積極關注並照顧弱勢者的利益,即落實社會主義;第三要義是:正由於落實社會主義,透過收入分配改革,及改善民生問題,從而有利於內需市場的開發,將增長的動力更多的由外需逐漸轉為內需。
這樣的三個要義,從胡溫執政以來提出的許多執政理念,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例如:小康社會、節約型社會、環保型社會、和諧社會、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農業與工業、城市與鄉村、國內與國外、人與自然等等。簡單地說一句,就是既要堅持市場經濟,又要落實社會主義。於是,“十二五規劃”就是所有這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相關理念的系統化體現:
(一)在生產方面,適度調低經濟增長的目標為7%(不強調量);增加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資(強調質);同時重視節能減排(可持續);
(二)在分配方面,積極改善收入分配,重視衣食住行育樂醫安等民生問題的解決,同時強調加強及創新社會管理;
(三)所有以上努力,均透過官員的考核評價機制的改革以求落實。
這(一)(二)(三)條,其實就是十二五規劃的經濟學、社會學與政治學。如果說,當年鄧小平有所謂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話,那麼十二五規劃就是兩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以社會建設為中心;及一個基本點——科學發展觀。
中國大趨勢之脈理分析
——與趨勢大師奈思比的對話
香港大學百週年校慶,邀約翰奈思比於同樣有百年曆史的陸佑堂演講,邀我與另外兩位嘉賓作對話回應。奈思比教授曾寫《大趨勢》、《亞洲大趨勢》、《中國大趨勢》三書,是國際間備受尊崇的趨勢學大師,因此,我也以我的“中國大趨勢”觀點與奈思比切磋。
去年,我曾出版《中國大趨勢?大博弈》一書(長江文藝出版社),分析未來30年的十個中國大趨勢。這未來30年的中國大趨勢,在相當程度上,都能跟過去30年及過去60年中國的發展歷程作出有趣的對照,羅列於下:
(1)內需化;(2)民營化;(3)城鎮化;(4)反暖化;(5)人民幣國際化;(6)人口老化;(7)可持續化;(8)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化;(9)兩岸統一化;(10)(全球權力格局)中美博弈化。
這十大趨勢,個別分開來看,都有其何以作出如此判斷的理論與邏輯,但那天與奈思比對話的早上,散步時思考,總覺得這10個大趨勢彼此之間,似乎還缺了些橫向聯絡的邏輯與脈絡,經過探索推敲,乃得到另外三個角度的觀察與分析,也是本文的重點。為作一區別,之前的10箇中國大趨勢,是“從現象角度的分析”,本文提出的新的三個中國大趨勢,是“從脈理角度的分析”。後者,又可以分別從(一)微觀;(二)中觀;及(三)宏觀三個角度來談。
(一)微觀角度
微觀角度指的是“人”。人作為一個經濟單位,有需求有供給。中國13億人,未來30年的需與供,跟過去30年有很大的不同。需求方面,過去30年主要是食與衣,未來30年則是住、行、育、樂、醫、安六項。“十二五”之後,要滿足的就是後面這六種新的民生需求。供給方面,中國人從8億到13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