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資。相比

中國許多官員可以隨便往公共支票裡填吃填喝填車填旅遊,美國的公共官員在沒有這一切奢

侈消費的情況下,給自己填點工資都很難做到。

一個審計長因為公車私用落馬,一個州議會漲上去的工資愣是給退了回去,可見權利制衡對

於公款私用的影響不是子虛烏有的事。在民眾這樣的虎視耽耽下,議員敢給官員們留出

3700億的“接待費”嗎?這事夠讓他們下一百回臺的。所以說不是美國官員們不愛吃喝玩樂,

而是前有議會管著錢包,後有法院拿著手銬,四面八方都有“群眾的眼睛”,實在沒有什麼空

子可鑽而已。

事實上,權力制衡不但管制公款私用,也管制著公款公用。就算公款不給“私吞”了,也很可

能被各種政績工程、低效投資、無理補貼等等給浪費了,因此公款公用,也有一個

“好刃是

否用在了好刀上”的問題。05年紐約市申辦

2012年奧運會時,紐約州政府就因為民眾壓力,

拒絕給一個對於申奧很關鍵的體育館注入公共資金――公眾說了,我們這缺錢的地方多了,

辦什麼奧運啊。前一段我寫過一篇“耳朵上的記號”,闡述美國

07年開啟的一項撥款改革,

其目的是將狹隘的利益集團化、地方主義化的撥款從美國的財政開支中清除,這同樣是“預

算民主化”改革的一部分。美國有一個非營利性團體,叫“公民反對政府浪費”,專門監督那

些流向不合理、不必要的“公款公用”。聽聽它的一些報告名稱,就知道它對政府花錢多麼輜

珠必較:“一個新的威脅:政府資助的垃圾科學”、“YMCA:從社群服務到社群無服務”、“愛

滋專案:一個氾濫成災的浪費”……雖然它的很多說法不一定對,但是讓政府花錢的時候有

點膽戰心驚,卻未嘗不是好事。

甚至,民主和法治連“私款公用”也要干預。我不用公款請你,用自己的錢請你吃飯還不行嗎?

如果你是試圖影響公共政策或者有這個嫌疑,還是不行。基本上美國所有的州對此都有法律

規定,比如,康州的法律就規定,一個公職人員一年之內接受“政策遊說者”的吃請不能超過

50美元。又比如,

06年國會透過法令,規定禁止“政策遊說者”給議員提供免費旅行和吃喝。

英國的政治文化也似乎與此遙相呼應,最近布萊爾去邁阿密旅行,因為住了朋友免費的豪宅,

而該朋友又似乎有往英國推銷唱片之嫌,好端端的一次旅行,愣是變成了一個醜聞。

最近看到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內容是兩會代表在會議上睡得東倒西歪。固然,領導講話往

往具有神奇的催眠效果,而且人民大會堂的椅子可能格外舒服,但在那個莊嚴的大廳裡,頂

著人民代表的頭銜,睡得憨態可掬的代表們其實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比如,仔細聆聽政府

預算報告的細節,並且在可疑的地方說不。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動什麼,不能動憲法

這段時間,一打美國電視臺的新聞頻道,或者翻開美國報刊的新聞欄目,就總會碰到一個詞:

竊聽。圍繞著這個詞,還有以下詞彙在上下翩飛:總統,國家安全處,反恐,國會,聽證。

把這些關鍵詞連起來,就是當前美國政治的焦點新聞:美國國家安全處的竊聽案。這個案件,

簡言之,就是美國總統布什曾在

911 之後,秘密下令國家安全處對“恐怖分子嫌疑人”進

出美國的電話電郵進行竊聽竊取。這件事情在近

4 年後,也就是

05 年

12 月被《紐約時

報》給抖了出來,鬧得全國上下沸沸揚揚,國會開始對此事召開聽證會,進行調查。

按一般人的直覺來說,總統下令國家安全處對恐怖嫌疑人進行秘密監控,似乎也不是什麼特

別大不了的事情。為了國家的安全而盯梢“嫌疑人”,這也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