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1部分

待發的科幻大戰,以榮少亨為首的玄霆娛樂也沒閒著。因為榮少亨絕不會為自己一部戲賣座而沾沾自喜,要知道,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榮少亨才不會犯如此低階的錯誤。

所以他一邊要求公司全力支援山姆雷米執導的,阿諾施瓦辛格與安吉麗娜主演的《終結者2》,一方面開始構思新的劇本。

不可否認,《侏羅紀公園》在前世的科幻史開創了N個先河,電腦科技的嫻熟運用,鏡頭的代入感,塑造恐龍的逼真效果,以及驚人的票房能量——尤其在亞洲的香港,票房更是僅次於未來的《阿凡達》和《泰坦尼克》。

依照榮少亨所知,不管是自己旗下正在開拍的《終結者》,還是福克斯的《綠巨人》,迪士尼的《蜘蛛俠》都不會是哥倫比亞的對手。

那麼自己要創造出一部什麼樣的戲,才能與哥倫比亞對抗呢?難道還要拍攝《星戰》系列麼?

一想到《星戰》,正在冥思苦想的榮少亨突然覺得眼前一亮,因為他忽然有了一個念頭,在前世有兩部科幻小說很是不錯,一部是黃易的《星際浪子》,另外一部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

從兩本書的人氣上來看,《銀河》要略勝過《星際》,從小說的立意上來看,《銀河》比較大氣磅礴,而《星際》則顯得異能四射。

兩部小說相比較,雖然一部是中國人寫的,一部是日本人寫的,但從文學的角度藝術的角度以及電影的角度上來講,榮少亨覺得《銀河》更能拍攝出科幻片的深度。

一種文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核心精神,這一點絕對是要堅持的,但具體到形式內容上,也是不妨吸收其他文化的一些有益的東西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銀河英雄傳說》最是適合玄霆拍攝,最重要的是因為有楊威利這個角色。而《星際浪子》這部作品也很好,但對於電影所謂的主題,顯然並不如《銀河英雄傳說》切題,因為《星際浪子》裡面並沒有中國人的形象。

要知道,一直以來,榮少亨有一種心思,將華人演員引入好萊塢的電影殿堂。

周潤發,李連杰,成龍為何而來?還是不是讓華人揚眉吐氣,打造屬於自己的電影。

現今,這麼一個好的機會放在眼前,榮少亨絕不會錯過。

不過《銀河英雄傳說》畢竟是前世的一本科幻小說,並不是劇本,編寫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還好,這一點難不倒榮少亨。

如今在編寫劇本方面,榮少亨入鄉隨俗,越來越喜歡“團隊作業”了。何謂“團隊作業”?就是將一群編劇聚集在一起,運用“頭腦風暴”的方式來編寫劇本。而不再是一個人埋頭苦想,閉門造車。

不能否認,美國人的這種凝聚腦力的方法很有效,好萊塢很多優秀的劇本就是這樣產生的。

當榮少亨召集玄霆娛樂的若干編劇,將自己對於《銀河英雄傳說》的故事大綱以及劇本構思告訴他們後,大家就一股腦地開始創作了。

這期間,《銀河英雄傳說》的內容在榮少亨的腦海裡變得更加清晰了。不得不承認,拋開作者國籍身份這個因素,《銀河英雄傳說》的確是一部大氣恢弘的經典鉅著。將搜尋到的有關田中芳樹的資料也過了一遍,榮少亨忽然感慨起來。作為一個日本人,田中芳樹和榮少亨一直以來印象當中的日本人確實不同,他不僅深深仰慕中國的文化,而且在對中國文化上的造詣也是很深。他根據中國歷史創作的多部小說,也都是很優秀的作品,絲毫沒有日本人在榮少亨印象當中的卑劣氣息。

難道我對日本人的看法是錯誤的?不然為什麼日本人中間會有田中芳樹這樣的人物?榮少亨不由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仔細將自己所瞭解的有關日本人的一切重新過了一遍,榮少亨斷然否決了自己剛才的想法。無可否認,田中芳樹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但榮少亨對日本人的看法也是同樣正確。榮少亨的結論是:作為個人,日本人中不乏優秀者,但作為一個整體,一個民族,日本人卻是卑劣的。田中芳樹個人的優秀,完全無法掩蓋所謂大和民族整體民族性的卑劣,就象作為龍的傳人的中華民族,雖然出過不少不肖子孫,但這種個人的卑劣卻無損於中華民族整體的優秀和傑出。

從這個觀點出發,榮少亨的思緒又遠遠地飄了開去。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作為一部優秀的科幻鉅著,什麼中國人自己沒有這樣優秀的作品出現呢?為什麼中國沒有更偉大的文化巨人出現呢?這疑問讓他很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