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十三講 曹操的大敗局(2)

也有人說是“非典”,因為曹操說過:“非典,吾命休矣!”可是,那不過是2003年夏天“非典”流行期間的一句玩笑話。“非典”的典,指的是曹操的愛將典韋。典韋曾經救過曹操的命,故有此一說。那時候有沒有“非典”這種傳染病呢?大約沒有。但這場瘟疫,似乎比2003年的“非典”來得更加令人可怕。

還有,這場瘟疫來得也實在奇怪——既然曹操的軍隊出現了大面積的感染,為什麼孫劉聯軍卻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呢?莫非,孫劉聯軍那時候就會使用細菌戰?這樣的戰爭案例,簡直是太離奇了!

那究竟是一場什麼瘟疫呢?為什麼對於這樣重要的細節,《三國志》竟然沒有具體的記述呢?大家再仔細看看這23個字:“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軍還。”這裡面有內容,很有嚼頭的。

“於是大疫……”說明先有赤壁大戰,後有瘟疫。也就是說,不是瘟疫導致了曹操在赤壁大戰的失利,恰恰相反,是曹操在赤壁大戰的失利造成了瘟疫的大面積發作。“於是大疫……”,於是二字,可謂是意味深長。

那麼,赤壁大戰與這場奇怪的瘟疫之間究竟有一種怎樣的關聯呢?為什麼《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記述這件事的時候,是那樣閃爍其詞呢?我以為,其中一定有什麼難言之隱。瘟疫之說,不過是託詞罷了。

【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104、所謂瘟疫的真相,其實指的是赤壁大戰所引發的危機。就像我們現在的某些企業,例如三株,例如愛多,一次看似偶然的危機,引發了山崩海嘯,諾大一個企業在頃刻間土崩瓦解,化作了塵埃。

蘇東坡先生寫過一首《赤壁懷古》,他吟唱說:“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意思是說,雄姿英發的周公瑾和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在談笑之間,一把火就把曹操的大軍燒得灰飛煙滅了。周公瑾,是孫權委任的大都督,姓周名瑜字公瑾。諸葛亮呢?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軍師。周瑜和諸葛亮,代表著孫劉聯軍雙方的管理高層。

在文學的表現力上,蘇東坡先生的這首詞寫得豪放而又浪漫。但從軍事常識上講,卻很有些玄乎。赤壁的對岸是烏林,火燒赤壁的故事,其實是火燒烏林。在烏林這麼個小地方,不可能擠得下曹操的二十六萬大軍。所以,想要一把火把曹操的二十六萬大軍燒得灰飛煙滅,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從赤壁大戰的戰略形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曹操的大軍,除了設在赤壁對岸烏林這個地方的前敵指揮部之外,在長江的南岸和北岸都有大規模的駐軍。還有一支頗具規模的水軍部隊在洞庭湖中操練,艨艟戰艦,往來遊弋,甚是壯觀。這樣就形成了水陸並進的戰略態勢,聲勢極為浩大。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二十日深夜至二十一日凌晨,周瑜帳前先鋒黃蓋趁著東南風的勢頭,放火燒著了長江北岸的曹軍水寨。風高物燥,頓時燒成一片火海。曹軍猝不及防,在驚慌失措之中四散逃命。孫劉聯軍趁勢掩殺,殺得曹操落荒而逃。所謂赤壁大戰,其實就是這麼一次襲擊。

然而,當赤壁大戰失敗的訊息傳到曹軍的其它各個營寨,卻立即產生了令人始料不及的多米諾效應。他的那些員工第一反應是:啊?怎麼?曹老闆被打垮啦?於是,所有的人都在慌忙收拾行李,為了自己的利益各奔東西。有些人是獨自逃跑的,有些人結夥上山當了土匪,有些人則索性投降了孫劉聯軍的各部。周瑜部、程普部、黃蓋部、韓當部、甘寧部……都收穫了大量的降卒。有一位名叫雷緒的將領,竟然帶領幾萬人歸降了劉備。曹操的二十六萬大軍,就像二十六萬張多米諾骨牌一樣,嘩啦啦地倒得一塌糊塗。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許多研究三國的學者,窮其一生也找不到大瘟疫的蛛絲馬跡。我卻以為,所謂瘟疫的真相,其實指的就是赤壁大戰所引發的這場危機。也就是說,赤壁大戰僅僅只是曹操潰敗的導火索,但它卻造成了曹操二十六萬大軍的崩潰。就像我們現在的某些企業,例如三株,例如愛多,一次看似偶然的危機,引發了山崩海嘯,諾大一個企業在頃刻間土崩瓦解,化作了塵埃。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三講 曹操的大敗局(3)

曾經那麼不可一世的曹操,為什麼會遭遇如此慘重的失敗呢?2002年,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總裁拉里?博西迪與哈佛商學院的拉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