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示,也沒有傳遞過任何資訊。

小澤說他發出過資訊,是在前一天受到哈爾西全力攻擊的時候發出的,可是慄田健男沒有收到這個資訊。

有關慄田健男在萊特灣掉頭的關鍵就是這幾份小澤發出來的電報,這幾份電報事實上都存在,但是當時是否送到了目的地則很成問題。通訊裝置、通訊方法都成問題。而第二艦隊原來的旗艦愛宕出征早早就在巴拉望水道被擊沉,慄田健男不得不轉移旗艦到大和號上去,大和號的通訊裝置手段不成問題,出問題的是人員。第二艦隊司令部通訊班的收電員、譯電員們戰死的戰死,沒戰死的稀裡糊塗被驅逐艦朝霜從海里撈起來以後護送受傷的重巡高雄回了汶萊,上了大和的就只有兩名菜鳥預備少尉。而大和上的通訊班人員質量本來就比不了司令部通訊班,再加上工作量大增,根本無法接收和翻譯全部電報,基本上就是接收一些半截的電報,再由譯電員翻成只要是正常人就看不懂的東西到處亂送。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慄田最後撒手了(2)

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慄田健男在當時就是一個聾子和瞎子兼啞子。13時13分,慄田健男終於下達了新的命令:“全體轉頭,北上前往蘇祿安島5度113海里處與敵航母艦隊決戰”,艦隊轉向零度,沿薩馬島北上。此時,慄田艦隊距離萊特灣口蘇祿安島的距離是45海里,兩個小時的航程。

見到旗艦大和上升起的訊號旗,先導艦輕巡能代上響起了一片“萬歲”的歡呼,其他艦上也是一樣。這種歡呼不是怕死,轉頭去和美國航母艦隊決戰也僅僅是一次玉碎衝鋒,活下來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對於海軍軍人來說,死於前面來的炮火和死於後面來的炮火其意義是不同的。

去往“蘇祿安島5度113海里”地點也是一次艱難的旅程,慄田艦隊在13時30分、14時整、16時整、16時40分先後四次受到100架次左右的空襲。最後到了地頭當然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美國航母艦隊,但這時的燃料已經不容許慄田再次南下,於是在18時整第二艦隊反穿聖貝納迪諾海峽向西迴汶萊。

哈爾西趕到聖貝納迪諾海峽附近是在三小時之後,第二天的26日,大量美國艦載機和陸基轟炸機出動尋找日本艦隊,輕巡能代被炸沉,長門榛名嚴重受損,大和再次受損。熬過了美國飛機反覆轟炸的第二艦隊取道科隆灣,最後在28日21時30分回到了汶萊。

整個捷一號作戰中,日本海軍喪失了4艘航母,3艘戰列艦,6艘重巡,4艘輕巡和11艘驅逐艦,總共28艘。剩下來的艦艇也基本上都是傷痕累累,慄田健男帶出去的艦隊中除了驅逐艦雪風毫髮無損之外,其餘艦隻都處於不大修不能作戰的狀況。時至今日,日本海軍已經不能再作為一支作戰用的海軍了,77年的帷幕已經降下,日本海軍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

萊特灣海戰是一個永遠的話題,除了這次海戰是一支曾經是那麼強大的海軍的葬禮這種深深的傷感的象徵意義,和在空間、時間的規模上空前絕後的戰史意義之外,就是對第二艦隊司令長官慄田健男中將在作戰指揮上所表現出來的虎頭蛇尾的不理解和對日本艦隊沒有衝進近在咫尺的萊特灣的遺憾。

萊特灣海戰在更大的程度上不是一次海戰,而是對慄田健男的評價。經常能聽到“如果慄田健男進了萊特灣,就……”這種聲音,對慄田健男的批判也集中在萊特灣作戰的不徹底上,然後從萊特灣開始反查歷史,發現慄田健男從來就是一個歷史反革命,貪生怕死,膽小如鼠,等等。

如果慄田健男進了萊特灣,到底可能會發生些什麼事呢?

實際上萊特灣內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根據美軍的記錄,當時萊特灣內有5 000噸以上運輸船隻58艘,2 000噸以上登陸艦151艘,500噸以下登陸艇300艘,其中半數以上還沒有來得及卸完貨物。

美軍18日以後一個月內在萊特島登陸的兵力達到10萬名,每天需要的軍用物資達到20 000餘噸,所以需要這麼多船。更為重要的是,麥克阿瑟發表完了他的講話以後,又回他的旗艦輕型巡洋艦納什維爾去了,當金凱德向他報告情況危急讓他上岸去躲避一下時,麥克阿瑟的回答還是典型的麥氏風格:“我還沒有看過海戰呢!”也不知道是大將風度還是反應遲鈍。

那麼是不是就可以推出“如果慄田健男進了萊特灣,就……”呢?

不一定,現在的慄田不一定比萊特灣裡面的第七艦隊戰鬥力量強多少。確實奧登多夫艦隊還在蘇里高海峽,但也在回來的路上,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