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縣家民已經發動,準備舉行大暴動,攻打黃安縣城。縣委令徐海東火速帶領家民自衛軍前往黃安,支援黃麻兩縣的農民起義!落款是十一月十二日。

時間緊,任務急。徐海東立即通知各窯場的骨幹分子:共產黨員、當過兵的和親屬。一共二十七人,一支短槍,七支長槍,其餘的均是梭標大刀。

徐海東望著隊伍,簡短地動員幾句,命令出發!

隊伍迅速跑步向黃安進發。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鑼鼓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

……

黃安和麻城,是鄂東北地區工家革命最活躍的地方。1925年,共產黨支部在這裡誕生,隨後,密秘的農民協會、貧民夜校和“紅學”等革命組織,雨後春筍般地出現。1926年秋,北伐軍攻佔武漢,這裡的農會開始公開活動,“紅學”又辦武裝訓練班。“四。一二”政變後,這裡黨和群眾組織的革命活動仍然繼續發展。1927年11月13日,四鄉三萬多民眾和三百多支槍,高呼“打倒蔣介石!”“打倒地主豪紳!”等口號,在共產黨員潘忠汝、吳光潔領導下,一夜之間,攻克黃安縣城,活捉縣長賀守忠,解除民團武裝,這就是著名的“黃麻起義”。它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鄂東的反動統治,給地方反動武裝以有力的一擊,揭開了鄂東武裝鬥爭的序幕。

徐海東率領二十七人組成的自衛軍,經過急速夜行軍,天亮時到達黃安縣城。展現在徐海東面前的黃安縣城,已不是過去的車少人衡的蕭瑟情景,而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像趕廟會似的,一派繁忙景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1月18日。黃安工農民主政府成立大會。

全城張燈結綵、鞭炮震天,人們奔走相告。徐海東作為黃陂的代表,帶領二十多人參加了黃安城舉行的慶祝工農民主政府成立的萬人大會。他們被安排在會場前沿靠近主席臺。

“現在我宣佈:黃安工農民主政府成立啦!”大會主持人,武裝起義總指揮潘忠汝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喊出了千百萬工農大眾的共同心聲。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徐海東頓時熱血沸騰,激動萬分。心想,這才算革命呢!我一定和這次暴動的領導人聊聊,看看他們是臬發動民眾的?為什麼迅速取得起義的勝利?將來,黃陂縣也一定成立工農民主政府。

工農民主政府主席曹學楷,揮著手大聲講話說:“要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推翻地主階級的統治。打倒蔣介石!打倒土豪劣紳!打倒一切反革命武裝力量!”曹主席宏亮的聲音,勒住了徐海東遐想的馬韁。他一抬頭,正對著曹主席:一身灰色西裝、腳蹬皮鞋、臉膛白晰、胸配起義標誌,講話乾脆、有邏輯、有深度,滲透著凜凜正氣和豐富閱歷。

他說:“過去我們種田佬除了每年交糧餉之外,誰也不敢去縣府衙門,今天擔糞的種田佬自己組織政府,自己做起死回生委員來了!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的世界,是勞苦大眾的世界,是無產階級的世界!……”

徐海東越聽越興奮,幾乎要跳起來,因為每句話都說到他的心坎上了。不知不覺,大會要結束了。潘忠汝宣佈大會最後一項:“參加起義隊伍選出代表,下午到總指揮部,把所有部隊統統編為工農革命軍鄂東軍!”

下午。一座破廟裡,起義軍總指揮部內,人來人往,緊張忙碌,但井然有序。

正堂裡坐著兩個人,一個正在忙著,另一個身挎短槍,頭戴禮帽,軍人氣度勝過別人,仔細一看,在慶祝大會上,是九個政府委員之一,但一時記不起他的名字,又不便直問。

徐海東只好主動上前自我通報說:“我叫徐海東,黃陂縣河口區的自衛隊隊長。縣委派我率領自衛隊前來增援,由於信在路上耽擱,到黃安時,起義已勝利結束。我們編人哪一路?”

“黃陂的同志來了,歡迎!歡迎!你們來了多少人?”那個人打量徐海東一番,欣喜地說。

“我們原來有三百多人,這次只帶了二十七人,七條槍。”徐海東說著,又把他們自衛軍的情況大致介紹一下。

“你應該儘快轉回去,把失散的人集結起來。”

“我今夜就走,那七支槍就先帶走啦!”

“帶不帶槍沒關係的。只要有人,就會有槍。”

“不!”徐海東爭辯說,“有槍才能有人。”

“你仔細想想吧,”那人笑了笑,說,“有人才有槍!”

徐海東仍堅持自己的看法,申辯說:“農民看見有槍,一下子就擴大到三百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