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和軀體復康的古老療法。在東西方傳統的文化中,音樂與醫學的關係都十分密切。

中國古代,音樂被視作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的娛樂療法之一。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將宮、商、角、徵、羽五音,歸屬於脾、肺、肝、心、腎五臟,指出五音對人體氣機的升降、臟腑的條達、神志的攝養有調節作用,歷代養生學家如莊子、嵇康等都有撫琴辨律的心得。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記述音樂療疾的體會說:“吾嘗有幽憂之疾,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孫友道滋,受宮音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體也。”幽憂者,即過度憂勞也。悠揚的琴韻竟然有如此效驗的心身康復作用。清代青城子的《誌異續編》載:一士人日夜沉睡不醒,偶醒亦兩目倦開。名醫葉天士診後,未開一味藥,卻令家人買來一面小鼓,在病人的床頭頻頻擊打。士人聞鼓聲後,漸漸清醒而不復倦臥。弟子問其醫理,葉天士說,脾困故人疲倦,而鼓聲最能醒脾,留下了古代音樂療法的生動案例。

清代醫家吳尚先說:“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從美育和教化的角度來看,音樂有昇華情感,淨化靈魂的作用,對於校正人的異常行為等,有著藥物難以起到的作用。因此,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心身狀態欣賞不同旋律的樂曲,不失為一劑養生保健的“文化處方。”“書畫延年”的說法。

書畫藝術與養生

書畫藝術是一種非常高雅、灑脫的行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