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建議德王把這次會議名稱定為“蒙古各盟旗長官自治會議”,成立籌備委員會,組織主席團。他還告訴德王說:中央很快要派大員前來談判自治問題,我們應當加緊準備,擺好陣勢,叫人家看著像個樣子。

德王感謝吳鶴齡給他帶來這些重要訊息。權力之爭在一定時候被民族利益代替了,矛盾的互相轉化使一對強硬的頂觸者變得心心相印,同舟共濟了。德王看到吳鶴齡一心一意來幫他,他感到十分愧疚,深感以前眼盯著那點權利太渺小了。吳鶴齡一來就忙裡忙外的像個管家,他看到一個外國記者給當時參加會議的人照的一張相片,他接過來看了看說:“你看,雲王、德王、雄諾敦都布、根敦扎布、沙拉巴多爾濟等五位王爺居中,就推定你們居中五人為主席團吧。”德王和雲王看了看點頭認可。接著又成立了“自治”會議籌備委員會,推定陳紹武為秘書長,下設總務、秘書、財會、接待、警衛等五個機構。這一下顯得完善有序了,德王覺得吳鶴齡在南京呆了這些年學會了一套唬人的架勢。這正是他非常需要的,他很感激吳鶴齡不分彼此,真心幫辦。

九月二十八日開過預備會之後,於十月九日正式舉行了“自治”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雲王和德王都在會上講了話。雲王講話的大意是,實施“自治”是從未經歷過的一件全民族的大事,大家應該齊心協力把會開好,爭取中央政府早日批准。

德王接著講,想我蒙古太祖成吉思汗,佔領歐亞,遐邇景從;平定中原,國族和悅;開中國未有之版圖,創史冊空前之紀元;獲東亞民族之光榮,成世界知識之本位。先祖之業,因後世子孫無能失於他人之手,清代以來,雖使我蒙古稍有厚待,儲存了王位傳世,但也受人牽制。民國以來,言之五族共和,曾經竭誠翊贊,原期克承郅治,享受幸福;蓋方今時代,適者生存,既為天演公例;而文化愈進,則道德觀念愈薄,科學愈明,則殺人利器愈精;倘不自強,莫言公理,倘不革新,何以圖存。……

txt小說上傳分享

18震國府蒙蔣八面周旋 謀神算班章雙雄對峙(2)

這次會議有許多王公沒有來,他們派來了協理代之可德王發現這些協理臺吉們的智慧並不低於王公們,許多協理的智商甚至比他們的王公高多了,所以他心裡稍有些安慰。

這時有人進來報告,上邊來人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9南京政府外限內壓 蒙古王公硬泡軟磨(1)

百靈廟通電發出之後,國民黨中央政府內部意見並不統一。汪精衛、傅作義、閻錫山等人的想法是,乘“此時羽翼未成,不難消滅”。他們除了派人四處活動外,還讓章嘉葛根出面致電各盟旗王公“盼勿入歧途”。但最後還是未能制止百靈廟的第二次“自治”會議。

國民黨中央最後的決策是內壓外限。為此派內政部長黃紹�、蒙藏委員會副委員會長趙丕廉等率領熟悉矇事的一些職員劉樸忱、孔慶宗、李松風等,攜帶著行政院預先制定好的“改革蒙古地方行政系統方案”與政務院寫的“告諭內蒙古民眾文告”,於十月二十一日離開南京,冒著嚴寒開始北上了。

黃紹�到了北平,首先會見了軍事委員會代委員長何應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黃郛,跟他們交換了對蒙的意見,而後又與在北平的宋哲元和章嘉葛根徵詢了意見。

此時,皈依於德王的旗幟下,在北平的蒙古族青年及外蒙古旅平王公那彥圖等人,聞訊黃紹�等出使處理矇事,即以內外蒙古旅平同鄉會、學生會、蒙古救濟會的名義,找黃紹�等陳述他們的意見。他們所陳述的不外乎就是內蒙古“自治”通電的全部內容,最後陳述的一條是針對章嘉的,他們說:喇嘛之責任只是唪經供佛,不應干涉政治行動,且在蒙古民眾中,他本已失去親和力。而章嘉阻礙“自治”,尤為全體民眾所憤懣,如其仍本過去主張,必將激起意外事件。設中央聽其言論,實與蒙古民眾意旨相反,錯誤更多,務請特別注意。

黃紹�為了慎重起見,途經張家口、歸綏又分別與宋哲元、傅作義磋商對付辦法。

黃紹�到了歸綏,先派李松風偕同伊克昭盟的阿王等到了百靈廟,將他們帶來的“改革蒙古地方行政系統方案”與“告諭內蒙古民眾文告”交給了德王。

德王和一些青年王公閱視後,表示頗為不滿。速派人帶信奔歸綏催黃、趙等速來百靈廟面談。

一直拖到十一月十日,黃紹�等在國民黨中央調派第十七軍軍長徐廷瑤及其裝甲車部隊護衛下,才由歸綏翻越古陰山,到達了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