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畏死貪生的,已死眾兄弟的英靈,決不讓他活著!”眾人說時,有放聲大哭的。
陸鳳陽揚手止住道:“大丈夫做事,要做就拚著性命去做;哭是不中用的,徒然減了自己的威風,他們能請得著外來的幫場;我們也請得著,剛才我送出門的常大哥,就是一個英雄豪傑之士十我已拜求了他,承他答應了,替我們報仇雪恨。諸位且回去,拿這藥粉將眾兄弟的傷治好了;等常大哥一來,商量了報復的方法,我即傳知諸位。”
眾人中有問常大哥,是那裡人?怎生到這裡來的?陸鳳腸將轎撞了常德慶,及自己跟人卻糾合長工去打的話,說了一遍。眾人都轉憂為喜,一個個眉飛色舞的,辭了陸鳳陽,帶著常德慶給的傷樂,醫眾人的傷去了。
且慢,在下寫到這裡,料定看官們心裡,必然有些納悶:不知常德慶,畢竟是個甚麼人,如何來得這般湊巧?這其間的原委,也正是說來話長;而且說出來,在現在一般人的眼中看了,說不定要罵在下所說的,全是向壁虛造,鬼話連篇,以為:於今的湖南,並不曾搬到外國去;何嘗聽人說過這些奇奇怪怪的事蹟,又何嘗見過這些奇奇怪怪的人物;不都是些憑空捏造的鬼話嗎?
其實不然,於今的湖南,實在不是四五十年前的湖南;要是年在六十以上的湖南人,聽了在下這些話,大概都得含笑點頭,不罵在下搗鬼。至於平瀏人爭趙家坪的事,直到民國紀元前三四年,才革除了這種爭水陸碼頭的惡習慣。洞庭湖的大俠大盜,素以南荊橋、北荊橋、魚磯、羅山幾處淵藪;遜清光緒年間,還猖獗得了不得!這回常德慶出頭,正是光緒初年的事。
趁這時將常德慶的來歷,交代一番;方好騰出筆來,寫以下爭水陸碼頭的正傳。
常德慶原是江西撫川人。他父親常保和,是一個做木排生意的人。湖南人稱做木排生意的,謂之排客。照例當排客的,不是有絕高的武藝,使得有絕高的法術。湖南辰川地方,本來產木料;風習又最迷信神權,會符咒治命的極多;所以辰州府,是全柄有名的。辰川的排客,沒有一個不是有極靈驗極高強法術的。
因為湖南人迷信,相傳說:洞庭湖的龍王,最是氣度仄狹;手下的蝦兵、蟹將,包是最喜與風作浪的危害行船。不論來往的船隻,預備過湖的前一日,總得齋戒沐浴,鳴鑼放炮,跪拜船頭,求龍王爺保佑。在經過湖心的時候,船中老幼男女t都得寂靜無譁;不但不敢在湖中有猥褻的行為,便是略近不敬不謹的話,也不敢說出半句。說是要有一言半語,觸犯了龍王爺,或蝦兵蟹將,立時風波大起,那船就或翻或沉;那排就或散或停在湖心打盤旋。和被人牽住了一般,再也行走不動,法術好的排客,到了這種時候,就要有本領和龍王爺抵抗。排客駕著木排,到湖北銷售了,得了現金,須帆船回家;在洞庭湖經過的時候,就得防備大盜。會武藝的排客,在這種關頭,便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財產。
常保和雖是江西人,卻很會辰川的法術;武藝更是好到絕頂。常德慶才得十歲的時候,常保和就將他帶在跟前,教他的武藝。因常保和所會的武藝,是陰勁功夫;常德慶的身材,又天賦的瘦小;練到一十五歲,形像便活是一隻猿猴,身子土猿猴還快。十八歲上,常保和死了。
他不願意繼續做那木排生意,在湖南藩司衙門裡,謀了一份口糧。
那時的藩臺,獨具慧眼,能看出常德慶是個好身手的漢子來;格外提拔他,當了一名貼身的護衛。每大有重要的差遣,總是教常德慶去;從來不曾失過事!那時解赴都門的丁漕銀兩,若沒有水陸兩路的英雄保護著,出了湖南界,就不得過湖北界;過了湖北界,又不得過河南界;要能過了河南界,便可望平安無事的,解進北京了。
湖南專保解丁漕銀兩的,姓羅,名有才;獨身保了五十年,水陸兩道的強人從不耙過問。
這時羅有才的年紀,已有八十多歲了;他兒子羅春霖,不忍八十多歲的父親,再去飽受風霜。
飽擔驚恐;力勸羅有才遞辭呈,乞休養。羅有才每年一次的力辭,辭到第三年,病了下來,實在不能奉命了;藩臺得準了,因此才極力的物色人才。兩三年提拔常德慶在跟前,隨時留心觀察,知道是個可靠的人。羅有才即是病了;藩臺便叫常德慶到簽押房裡,問他能不能保解丁漕銀兩。
此時常德慶的年紀,二十二歲;少年人練了一身本領,目空一切,那知道江湖上的厲害?
當下便隨口答道:“小的承大人格外栽培,雖教小人赴湯蹈大,小的也得奉命,何況於今是太平盛世,不過要小的在沿途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