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樣的部隊會打敗仗呢?
最後解釋說因為火器平時到不了士兵手中,打戰時武將要靠賄賂才能得到好火器用,等等。
最後居然得出這樣的結論:明軍火器戰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政治**,及重文輕武之故,把原因加到了體制身上了。
然後爽歪歪地得到一個結論:中**事科技衰弱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政治**,及重文輕武之故。
在這裡是不對滴,我的文科同學,在技術層面上,體制問題是個宏觀問題,具體到實際問題,我們要微觀處理。
我們不能沒有任何技術引數,沒有戰果分析,列一堆數目便敢大言欺人,腆著臉往“機械化”上靠。明人這種裝備是不好使滴。
我們來做個分析,戰場上,敵人的部隊向我發起衝鋒,距離是500米。為什麼說500米,因為明朝軍隊的單兵火器,最遠就是500米。那麼從500米外到短兵相接,這段時間,火槍可以發射幾次?以單發火器計,依當時的裝藥速度,對騎兵可以齊射一輪多一點,對步兵是三輪半,不保證精度,殺傷力有限,都射不透一指厚的紙甲。
沒辦法,火藥的爆燃速度直接決定子彈的動能,這個時候什麼體制也沒用。
還用我多說什麼嗎?這個時期的硫和硝的提純能力差,木炭的精細化差,比例配比不正確……
當然,明軍部隊也裝備了很多的“多管連發”單兵火器,但這與我們今天所說的“連發”是兩碼事,技術上也不具備可傳遞性。
簡單的說,“多管連發”是將裝好藥的槍管捆成一束,順次點燃,以犧牲精度與射程的代價來求得發射效率的提高,這是一個民族在機加工技術上面不過關而做出的小聰明式的選擇,是一種妥協
不過還是那句話,戰果是評價兵器裝備優劣的最好標準,既然打不過騎射部隊,那“聰明”得也有限。
總體來說,就明軍大量裝備火器來說,從依靠材料的彈射力量到利用火藥爆炸來形成推動力,是一個進步,但這不是決定性的進步,只是方向正確。道路還非常漫長。
近代歐洲火器運用上就經過多次反覆。
剛大規模裝備火槍時,出現了火槍隊單行橫列的陣型,意在發揮火力的覆蓋性。
但實戰檢驗後,又不得不回覆到方陣陣型,前面又加上了保護作用的長矛兵。
後來能夠將火槍隊的戰力提高到在野戰中不需依靠冷兵器部隊的支援,可以獨力對抗騎兵的衝鋒,關鍵還在於連發裝置與膛線的出現。這二者提高了火槍的發射效率、射程與精度,它的出現與子彈的產生,槍械鑄造工藝的提高密不可分。
要不說李子強董事能從這個發展中,驕傲地得出了一個結論:機加工技術改變了歷史!
而所有這些的進步,並不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會有的。它依靠的是其背後的數學、物理、化學、軍事學的深厚積累,如果再延申一下,材料技術,加工技術,能源動力,乃至管理學等方面的發展……
我的文科同學,你看那面世界的歷史文化中,既沒有這樣的文化底蘊,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文化積累……所以很難期望它會有這樣的革新,無論哪種體制下。
這才是真正的關鍵啊!不是誰管理的問題……
就算再給明幾百年的時間,如果不從外面世界吸取先進文化,至少在火器發展上,很可能長期徘徊在原地。當然,也可能出現幾個璀璨如流星一樣的人物,但沒有用的,他們之間無法形成體系……這是整個歷史大文化背景決定的,你無路可逃!
明的文化,更多的是去研究如何讓人更純粹,純粹的道德榜樣,純粹的孝子,純粹的忠民……也許後者更是關鍵。
葡澳的僱傭軍在支援永曆桂林之戰的表現,不僅讓清兵學到了東西,南明的軍人也看明白了現實。
葡澳現在不支援南明政權了,南明沒火炮了,也沒有僱傭軍了的時候,忽然有一幫子大傻瓜出現了,竟然說可以用女子換紅夷火炮!
梅樂芝經理給這次交易設定的交換比例絕對公正。
17世紀,英國製造的四磅炮,其成本不超過六十兩銀子。在減去虛報、求購等因素後,一門四磅炮的售價加上運費等必要成本,應該在一百兩到一百五十兩左右。
四磅炮這種小口徑火炮,容易製造而且保密程度低,其購買難度應當低於紅夷重炮。
所以二百兩價格完全能夠買到葡萄牙人或者荷蘭人的四磅小炮。
但是,這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