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知雄守雌的作風,也使他幸運地逃出鴻門劍宴時的大災難。
原本功勞最大,卻被有意地排斥,最後落入未開發區的巴蜀、漢中;劉邦幾乎已成了天下的笑話。他強烈的心理不平衡是可以預知的。
或許他也曾有過“可殺不可辱之心”,但在部屬的規勸下,他再度容忍了下來。或許這便是他生命中的“達摩”,不得不去堅持到底的挑戰。
他率領大軍,經由棧道進入漢中,雖然是為求保命不得不然的苦行,但說起來很容易,若真正領導去執行,則要非常大的勇氣和毅力。
面對途中的危險挫折和官兵無辜的喪生,身為領導者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夠大的了。加上半途上部屬不斷地逃亡和流失,對劉邦而言,最大的痛苦應是自己的不被信任和自我的不勝任感。劉邦能順應自然地勉強度過這段生命中的最低潮,他的厚黑學功力也是相當夠看的了。
也許就是他這種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的魄力,才能獲得人間難得的天才——蕭何、張良、韓信對他的傾心吧!
劉邦大傳……篇後·實用觀點 禍福相依、成敗相生
篇後·實用觀點 禍福相依、成敗相生
老子的《道德經》,以道無為而無所不為,欲歙必先張,欲弱必先強,欲度必先舉,欲奪必先與;因此很多人便以陰謀家而視之,認為這是道家策略學中最精華的一環。
的確,日後的兵家、縱橫家、稷下學派及法家等以探討策略及策術為主的學派,多少均受到老子學說的影響,但老子既以“無為”和“清靜”為主要精神,自然不可能去強調功利色彩濃厚的策略學。
其實,老子所講的只是種自然的現象,不是“應然”而是“實然”;只有放棄心理上的“應然”,才能去適應客觀的“實然”。因此順著“實然”去做,洞察“實然”的真相,是在面對困難重重的人間世道時,能夠存活下去的最大本錢了。
“失敗為成功之母”雖是句頗有鼓舞作用的勵志名言,但如果不能體會“成功也可以為失敗之母”的話,便很難了解成敗間的真正關係。
人世間的變化道理,的確和自然現象非常相似,所以陰陽寒暑迴圈相生,禍福成敗也是反反覆覆。不過《易經》上所謂的否極泰來、剝極必復,倒沒有任何鼓舞的意思,只是在說明一件事實的必然現象而已。
“劉邦生命中最大的特色,便在於他總是那麼地順乎自然。
其實他倒不是真正的無為,只是他在“有為”時似乎效果並不大,反而是每到束手無策,被人推著走、拖著跑時,事業的進展才較順暢些。
當然,這倒不是說劉邦的命運在不用努力時反而比較有建樹,而是當其命運陷入無可掌控時,才是他最需要努力奮戰的時候。表面上看來,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最低潮。打從他押送勞役失敗、逃亡山澤中起,到鴻門劍宴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場合,最後還被逼得率領大隊人馬越過崇山峻嶺,深入漢中,只要稍微有點成績,惡運似乎立刻隨之而來,讓劉邦不得不去忍受苦中苦、勞中勞了。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失敗的經驗固然可作為追求成功的奮鬥旅程中之參考,但成功的興奮中也常隱藏有失敗的禍端。劉邦創業過程中的起起伏伏,的確也印證了老子這一自然法則。
反觀項羽的命運中,人為的因素濃厚多了。就其本身的能力和條件而論,項羽的確是上上之選,然而他也是肯付出、肯冒險的大將之才,屬於創造時代的大英雄。
這個世界對他似乎相當不錯,予取予求,讓他總能輕易地完成心願。達成目標。也因為這樣,項羽在做事方面顯得較少深思熟慮,欠缺危機意識,也看不也有什麼事情會不利於他。
鴻門宴後的劉邦已完全屈服,項羽氣勢因而如日中天,但他遷都彭城,以自已的喜惡劃分天下勢力範圍,以“應然”代替“實然”,使自己難得的大成功機會也面臨了嚴重的威脅。
劉邦大傳……第六篇 彭城攻防
第六篇 彭城攻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記者壽。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不容戰勝的對手也是自己。但事實上,人類惟一能影響、去改變的也是自已。
俗謂本性難移,真實也不是完全不能改變。只是改變的阻力很大,每段時間都只能改變一點點,讓我們根本沒有耐心去體認那些改變,進而在心理上放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