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的警告。
當然,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對項羽提出建議了。
懷王和劉邦,最讓項羽頭痛
對項羽而言,楚懷王和劉邦是他最頭痛的兩位人物。
劉邦勢力急速膨脹,雖未與項羽有明顯對抗,但他高居不下的聲望——特別是在關中地區的形象,的確讓項羽心裡不太好受。
楚懷王在名義上是項羽的頂頭上司,而且對項家軍素無好感,宋義被殺事件更引發了楚懷王和項羽間的表面衝突。
火燒咸陽後,項羽便依常理,派人向楚懷王請示如何處理關中地區的善後工作。
楚懷王只回了兩個字——“如約”,也就是依照事前約定,由先入關中的劉邦出任關中王。
這件事自然讓項羽更是暴跳如雷了。
他甚至向支援楚懷王的范增埋怨道:
“他真的是楚皇室的後代嗎?”
范增卻冷靜地表示:
“當年為了和秦王朝對抗,楚懷王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啊!”
換句話說,楚懷王只是“利用的道具”而已,如今情勢轉變,楚懷王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不過,他認為不妨將楚懷王提升為有名無實的“王中之王”——天子,而由項羽出任真正有實權的群王領袖——霸主。
由此可見范增在統治思想上似乎傾向“保守派”,仍屬春秋戰國形態,缺乏時代的突破性。
所以項羽主動召開諸侯會議表示:
“懷王乃是由我項家軍團所擁立的,其實他並沒有什麼真正功勞,所以沒有資格再向天下發號施令了。
“天下起來抗秦暴政時,為集結大家力量,所以假立諸侯以為號召。但真正‘披堅執銳’在前領導抗暴軍,且冒險從事野戰三年,得以滅秦皇室而定天下者,都是將相諸君和項籍我的辛勞,絕非懷王的功勞!
“不過,懷王雖無功勞,但他也代表了他的階段性角色,此後不應再擁有實權,只需分給他某些土地繼續為楚王便可以了。”
正月間,項羽首先尊奉懷王為義帝,並公開表示:
“古之為帝者必擁有千里的疆土,並且位居於上游地區。”
乃將義帝遷居於長江上游,建都於目前長沙一帶的郴縣,讓他遠離中原的政權所在地。
分封劉邦於漢中
另一項頭痛問題是劉邦。
如果依原先約定而立劉邦為關中王,以劉邦的形象和能力,無疑是養虎為患。但如果沒有給劉邦較大的封國,又顯示項羽有意特別打壓劉邦,對新任的全國諸王領袖——項羽來說,則未免表現得太小心眼了些。
對劉邦心存芥蒂的范增更不想讓劉邦太好過,因此他挖空心思地在想一條讓劉邦哭笑不得的陰謀。
最後他向項羽表示,應該封劉邦於漢中。
“漢中?這是什麼地方啊!?”
生活在江東的項羽,對漢中似乎沒什麼印象。
“我想只要聽到漢中,劉季的兵馬就會自動解散掉一半以上!”
范增露出惡意的微笑。
“這又是為什麼呢?”
率直的項羽實在搞不懂范增葫蘆裡面賣著什麼藥。
“巴蜀也屬於關中統轄,所以表面上我們沒有違背約定。只是巴蜀到關中的道路走起來非常艱險又困難,完全要靠人工的棧道才能接通,因此一向只有關中地區的犯人才會被派到那種地方去。”
項羽對劉邦本來便沒有什麼好感,只是基於面子問題,不想給劉邦太多的傷害而已。
既然巴蜀、漢中也屬關中領域,那麼對天下人也算有了交代,至於劉邦未來的存活,項羽倒不是特別關心。
“只要講得過去,就把巴蜀漢中整個地區都給他算了!”
項羽也不想進一步知道巴蜀漢中對劉邦的利弊到底如何,他一向便是大而化之的人。
范增則惡意地想讓劉邦永遠沒有翻身之日,以報鴻門時未能殺他的遺憾。
巴指的是目前四川省的重慶一帶,自古以來即由山地民族的巴人所統轄。由於山區交通非常不便,巴人一直擁有非常高的自主獨立性,任何政治力量很難介入。
蜀是現代的成都附近,由於秦惠王時張儀、司馬錯等人的開拓,倒擁有相當不錯的文明。尤其秦王朝時李冰父子在水利方面的建設——都江堰,更使蜀中生產力倍增,成為秦國重要的精華區。
不過由蜀中要進入關中,一定得經過漢中。漢中是塊盆地,和關中間有山勢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