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勝分派到各地的軍團中,較為重要的尚有武臣、張耳、陳餘經營趙地,汝陰人鄭宗經營九江郡,韓廣經營燕地,周市經營齊地,葛嬰經營吳地。
張耳為大梁人(魏國),年輕時曾當過信陵君食客,後犯罪逃亡中,得到外黃縣富翁之助,不但將女兒嫁給他,並且運用錢財幫助張耳重建聲名,終能出任外黃縣令,進入魏國的貴族階級行列。
陳餘也是大梁人,年輕時好儒術,曾長期遊學於趙國。和張耳相同,他的岳家也是千萬鉅富,因此兩人不但有才名,而且有相當財力作後盾。
陳餘比張耳年輕一個輩份,因此一直尊重張耳為父執輩,兩人成為忘年之交。
張耳在早年曾認識劉邦,由於他個性慷慨好施,相當獲得劉邦的敬重。
秦國擊滅魏國後,張耳及陳餘流亡在外,由於他們兩人在魏國民間聲望頗高,朝廷特別下令緝捕:
“凡緝獲張耳著,賞千金,緝獲陳餘者,賞五百金。”
兩人不得已化名逃亡,藏匿於陳城,為裡監門(裡中衛隊)自求生活。
有次裡吏責陳餘辦事不力,以鞭答打之,陳餘怒,欲起身反抗,張耳阻止之,並以身掩護,代陳餘受答。裡吏怒消離去,張耳帶陳餘至外面桑樹下,責備之:
“我一再教導你,難道你都忘了!?我們兩人責任重大,怎可為一小吏之辱而尋死?”
陳餘立刻答謝,兩人並向天地共誓,結為生死與共之刎頸交。
陳勝佔領陳城時,張耳偕陳餘共見之,以兩人素有賢名,陳勝非常高興,聘之為參謀。
陳勝欲自立為王,張耳阻之,認為應先攻打秦廷,重建戰國時代6國之後裔,並宣示以天下為公,據咸陽,誅暴秦,以成帝業,但未為陳勝接受。
陳餘又勸陳勝,應派兵經營趙地,因為趙人一向強悍善戰,若得趙軍支援,就不用再擔心秦國之武裝部隊了。
陳勝便以自己的親信——陳國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及陳餘為左右校尉,率3000人北向經略趙地。
武臣等由白馬津渡過黃河北上,原趙國貴族後裔及地方長老紛紛響應,結集了數萬兵馬,號為武信君,並攻下趙地十餘縣城。
粉飾太平,趙高奪得主導機
雖然關東一帶叛軍四起,但秦王朝的京城咸陽仍顯得一片太平。即使由東方常有探馬急報動亂訊息,但朝廷總以流寇處理之,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