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諸部族中,項氏的英勇更是出類拔革的。自從奉命負責軍事佔領這塊宿敵的土地後,他們更是軟硬兼施、恩威並濟,不但能作有效管理,而且也頗贏得吳越地區長老們的敬重。

戰國末年,項氏更出了一位蓋世名將項燕。當時楚王室力量頹弱,正規的主力部隊根本無法抵抗秦軍的南侵。當楚國正面臨存亡危急關頭時,項燕臨危授命,指揮組織鬆散的楚國各地區部落的增援聯合部隊,居然大敗秦國的南征軍團,讓當年的秦王政(秦始皇)都大為震驚。於是項燕立刻成為全體楚人心目中的首席英雄,並將重振楚國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他的身上。

為了面對這意外的挫折,秦王政不得不再請出已退休的秦國名將王翦,傾盡秦國力量,率領六十萬大軍南下征討楚國。由於楚國原本便是聯盟組織,結構鬆散,向心力較弱。面對秦國的統戰運用,有不少部族早已個別和秦國講和,有些甚至暗中和王翦勾結,倒戈來對付項燕的聯合軍團。

王翦早看出楚軍的弱點,因此他不和項燕正面作戰,反而消極地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以持久戰來消耗項燕的實力。果然項燕軍團糧食不繼,各部族自行撤軍,聯合陣線因此崩潰。項燕不得已,下令退軍,企圖集中力量守住自己大本營的東半壁江山。不幸在撤軍途中,遭到主和派出賣,王翦以疾如風的追擊戰術,正確捕捉住撤退中的項燕主力部隊,使楚國最後的防衛力量也被擊潰,項燕則在苦戰中以身殉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項燕不但英勇善戰,對部屬更如同兄弟,因而在軍中聲望極高,很得楚人敬重。他死後,楚國民間幾乎均不願接受此惡耗,因此紛紛傳言死去的項燕只是個替身,真正的項燕將軍則仍藏於楚境的某一山區,等待機會隨時準備再度領導楚人抗秦。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讖言,便在這種執著的信念下廣為流傳。即使在秦始皇統治的10年中,項燕的大名不但未消失,反隨著秦國統一政策失敗和楚人憎恨秦政的情緒而愈滾愈大。

陳勝、吳廣起義時,吳廣的部隊便一度託名是項燕的殘餘軍團東山再起,將領導楚人以反抗秦軍。

傳說中,項梁便是項燕的嫡傳幼子。

項燕戰死時,嫡長子和幾位較大的兒子,都隨著殉國。留守在大本營的長老,便在秦軍攻入其東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