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兵救趙,大戰即將開展
大本營在一陣混亂中,宋義營中諸將領也趕來支援,雖然眾寡懸殊,項羽仍充滿自信地割下了宋義的首級,大聲向周圍將領表示:
“宋義私通齊國,陰謀叛楚,楚王特以密敕令項籍誅殺之。”
諸將懾於項羽猛勇,不敢反駁,只好表示:
“當初建立楚國、擁立懷王的,便是將軍的家族,將軍自然也最有資格撥亂反正、誅殺叛黨了。”
主將喪命,所有軍團將領迅速集合,共商應變策略。會議中,大家共推項羽為假上將軍,代替宋義統率北征軍團。
早在項羽突擊宋義之際,范增也派出特遣隊,前往齊境追殺宋襄。宋襄由於前晚酒醉,尚未覺醒,使被刺殺在齊國邊境上。
項羽又派別將桓楚,立刻返回彭城,向楚懷王報告事件始末。懷王在獲知宋義被殺,“項家軍”已奪得主導權,並由一向兇猛的項羽領軍後,又驚又怕,只好主動下令,正式任命項羽為上將軍,接替宋義的遺缺。
齊王田建之孫田安,一向崇拜項羽之武勇,聽說項羽奪得軍權,也由濟北出軍,跟隨項羽前往救援趙國。
項羽也立刻下令大軍向北移動,大本營設於項梁罹難的定陶,並派遣當陽君英布和蒲將軍,率先鋒部隊二萬餘人先行渡河,探尋黃河北岸秦軍的虛實。
范增也調任為項羽軍師,在前線協助擬定作戰策略。一場空前的大戰,即將展開。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日覆命。覆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個宇宙中,一切原本都是空虛而寧靜的,萬物也因而能夠在其中生長。因此要追尋萬物的本質,必須恢復其最原始的虛靜狀態。
萬物的生長雖蓬勃而複雜,其實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後總會回覆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虛靜的,虛靜是生命的本質,這種生命的本質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這種自然常道的,是為明智,不能合乎這種自然常道的,常會範來禍端。知道常道的人,對事情無所不容,無所不包。一切都能包容的,才能大公無私,能夠大公無私的,才能作到全然不偏頗,全然不偏頗,才能得天命,得天命才能合乎大道,合乎大道才能永垂不朽,終其一生都不會有什麼危難。
禍福無所,唯人自取。人類原本只是“生存”著,並沒有什麼權利和野心。但生存的人便有行動,為了行動更方便,我們便需要權力。
權力原本是為了讓自已有更大的自由,但人類卻很少去珍惜這個權力的自由,而希望用權力來影響或指揮別人。為達到此目的,我們便有了欲求,有了欲求便很難完全滿足,難以滿足,便有了不安,有不安便想擁有更多的權力,要有更多的權力便很容易和人衝突,和人衝突便會帶來生命的危機。
楚國滅亡後,楚懷王和宋義,原本已流落民間,流落民間時無權也無慾,反而一切較安全。
宋義在權力不大時,頭腦比較清楚,他能夠看出項梁的缺點,在於他客觀而冷靜的明智。但等到他也擁有權力時,這種客觀和冷靜反而消失了,宋義成了不知道自已缺點和危險的老糊塗蛋,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可謂糊塗、腐化到了極點。由此觀之,權力之腐蝕人心,實在可怕。
反而劉邦在這方面的表現要好多了。到目前為止,他一直是弱者,雖然表現尚不差,但比起項羽,他永遠是配角。但這種虛靜的配角,讓他的權力慾較不容易突顯,反而較能獲得同情和支援。
劉邦能意外成為徵西楚軍的統帥,主要因素不在於他的強,而在於他的不夠強,有用而沒有威脅性,反而帶給他最大的機會了。
劉邦大傳……第二章 鉅鹿大戰
第二章 鉅鹿大戰
項羽大聲宣佈:“……渡河後,所有船隻全沉入河底,煮飯的釜甑一律鏟破毀滅。每個人只帶3天的乾糧和飲水,3日內,我們將大敗秦軍,奪取他們的裝備和糧食……。”
華北糧倉,軍事重鎮
鉅鹿城位於趙國京城邯鄲的東北,正處華北平原正中央,自古便是糧食的集散地。此城的規模頗大,城牆防衛力強,周圍盡是平原,是個良好的會戰場所。
章邯攻打趙國時,張耳便迅速保護趙王歇離開邯鄲並進入鉅鹿,以準備長期抗戰。
趙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