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0部分

了中原,中原人來報復,這在他們來看,那就是天經地義。尤其是李民為了立威以及摧毀紐蘭城固有的統治階級,直接把城主葉赫寒離及其親族全都殺了,更是無疑中符合了這些草原人對於部族復仇以及殘餘部落被吞併的慣性認識。所以這才在李民大分財物時,態度轉化的這麼快。要知道,這些戰敗的部族殘存者,已是做好了成為奴隸的準備。

而這種復仇的觀念,甚至連李民軍的大部分部下也都是認同此理,從根上就沒把此行的軍事目的定性為促進民族大融合,而是定性為出一口氣。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故此,李民雖然志向深遠,可奈何歷史環境的不成熟。李民也只能是註定了曲高和寡,由不得李民不暗自感慨。

好在,李民從一開始也沒準備一口吃個胖子。此行更是做著先消滅草原上的統治階級,徹底破壞草原各部剛剛形成的穩定局面,讓草原部族重新混亂起來,並依靠留下的火種,在以後的幾年內,大力進行文化侵略輸出以及經濟侵略輸出,逐漸讓各部族從心裡自發的想成為共和國的一份子。

而這一方略,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大宋雖然在這些年日益腐敗,軍力更是不堪。可大宋的經濟與財富之名,卻是響徹周邊的所有國度。

李民直接繼承了大宋了基業,最少這方面,卻是不用長時間的宣傳了。李民只需要加大輸出,並表明實力與善意,透過在草原留下的火種喉舌,讓各個草原人都知道,掠奪,註定要滅亡。而除了掠奪,他們還有更快的一種途徑得到財富,那就是加入共和國,成為共和國的一份子。

為此大計,財富雖然不小,可這又算的什麼。反正紐蘭城的土地,李民帶不走。金銀皮貨牛羊,帶著累贅。李民輕騎突進,可是沒有那麼多的馬力來運載這些東西。至於鹽茶等東西,雖然是草原上的硬通貨,在草原上很貴重,可這些東西在中原,那就不值幾個錢了。李民若是帶那些東西回去,那才是腦子有問題了。

可即使如此,李民的收穫也是不小。首先,李民軍的補給,這一下就補充了不少。紐蘭城雖小,比不得中原城市,可這城內的牛羊,卻是不計其數。一頭牛,去骨還能得肉千餘斤,十頭就是萬斤,那就足夠李民全軍上下一頓伙食的了。殺了做成肉乾,不用多了,補給個月餘的糧食給養,那簡直就是小問題,哪怕就是李民大方的給紐蘭城軍民分了不少。可剩下的,也富富有餘。

當然,這些牛羊卻也不用立時都宰殺了。只是宰了八十頭牛,五十隻羊,那就足夠讓李民軍兩萬多人在吃了兩天的乾糧後,美美的飽餐一頓狠的了。剩餘,又做出了十天的肉乾醃肉。李民軍也算是在敵國之內,完成了就地補給。

而除此之外,李民軍更在這紐蘭城收穫馬匹五千。雖然這些馬匹,並不是訓練好的戰馬,可此時用作託運補給,卻也是難得的馬力。

當然,這些補給的瑣事,自然用不到李民操心。楊震不用李民吩咐,早就自覺的給辦了。唯一需要請示李民的就是,按著當初進入草原的既定方略,李民軍本來是應該長驅直入的,根本不在任何一地停留,直接突破一切阻障,進攻金國國度的。可如今,李民召開了公審大會,更當眾將這些被俘的人員,登記造冊,吸納為了共和國子民。這紐蘭城,自然也就成了共和國的疆土了。楊震雖然是不算不錯的兵家傳人,可這開疆擴土的疆土情節,還是比較嚴重的。李民分發那些財物給那些被俘之人,楊震不心疼,也不在乎,更欣賞李民這種大方的手段,可這要是把到手的城池,直接捨棄,楊震卻是有些心疼。

李民得報,微微一笑:“疆土算的什麼,本尊行之所至,即我中華疆土。疆土也是需要人來住的,沒有人,就算咱們說他是咱們的,人家照樣拿去。你沒看那燕雲十六州,自古即我華夏疆土,可自宋太祖開國,即被遼人佔了去。這百多年,依舊不在咱們手上麼。這紐蘭城,是這些草原聚集的地方,就讓他們自治罷了。只要他們能提供咱們的後勤補給,這就足夠了。”

楊震軍略不錯,悟性也不錯。可是站的角度不同,卻是沒有李民那統管全域性。現在連一絲徵兆都沒的情況下,就已經著眼於華夏民族大融合的偉大戰略,自然也就有些小小的看不透。

當下,楊震略有猶疑的說道:“非我族類,必存異心。這些草原人,若是在我軍走後,隨即變節,再投金國,我們更予了他們眾多的財物,如此豈不是資敵。就算我軍能迅速重新撲滅,可此只是一處,今後再破金國城池,此降彼反,我等豈不是要疲於奔命,又如何能追剿金國主力大部。何不行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