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諷刺的是,由於軍隊裡沒有高階知識分子,薛舉只好又把郝瑗放了出來。這郝瑗也很識相,死心塌地賣命。
薛舉自稱西秦霸王,建元為秦興,封薛仁杲為齊公,少子薛仁越為晉公。這時候一個叫羅某(這人名字電腦上打不出,抱歉)的土匪頭頭,眼看風頭一順,便抓住機會帶領手下來歸降。
但造反,總不能呆在一個城市裡不動,那樣就和山大王沒什麼兩樣(李世民語),薛舉把矛頭指向了隋將皇甫綰——他手下有一萬士兵。
薛舉選了兩千精銳偷襲,在赤岸和皇甫綰撞了個正著,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原本還怕你堅守不出,出來了最好,一舉滅之!
老天,是比較隨和的,起碼有時候是這樣。
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大家布好陣,還沒打,突然颳起了大風。吹的方向,是朝著薛舉這裡吹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下好了,要被皇甫綰當鴨子趕了。
正當薛舉四下尋找逃路的時候,突然他發現了奇怪的一點:皇甫綰沒有進攻。
這個問題,我始終不明白,好好的順風,兵法上都明確寫著有利用兵,幹什麼站著呢!但中國的歷史上什麼事情都有,匪夷所思的也不少,就當皇甫綰腦子進了風好了。
然後,奇怪的事又出現了。
《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原來一直刮西北風,氣得周瑜幾乎吐血,但是就在總攻之前,風向變成了東南風!
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大概是皇甫綰太傻,老太也看不過去了,便即時將風向轉了過來——改吹皇甫綰了。
於是乎,意料之中的事發生了,皇甫綰軍隊大亂,站立不穩。
然後,薛舉以身作則,帶頭衝了出去,很有“兄弟們跟我來”的氣概。小兵們一陣激動——領導都衝了,自己怎麼好意思站著?
軍心大振,隋軍大潰。皇甫綰的枹罕就歸了薛舉。
我們常說,破鼓總有萬人捶,但其實這句話不完全,應該再添一句:錦衣總有千人誇(本人原創)。這一仗,打得薛舉威望大增。羌族的一個小頭目鍾利俗把持不住,想湊一把熱鬧,帶著手下兩萬人來歸降。少數民族的軍隊雖然訓練不精,但有一個特點:好用。說白了就是一根筋,不怕死。
當然了,用褒義詞來說,這可以叫視死如歸。這個嘛,是說不好的。
手裡資本多了,名頭和口氣自然也大了起來(吹牛不用上稅),薛仁杲成了齊王,東道行軍元帥;薛仁越(薛舉小兒子)成了晉王,兼河州刺史;羅某還是義興王,但成了薛仁杲的副將。然後,薛舉一鼓作氣,又攻克鄯、廓二州,短短几十天的時間,隴西之地全歸了他,手下兵力也激增至十三萬。
之後,他胃口大增,接連攻下幾個地區,聲威大震。當然,說他沒有怕過,也是不正常的,因為害怕乃人之常情,何況薛舉這種頭腦簡單的直腸漢子。
因為京城已經暫時打不下,於是薛舉去轉攻扶風。結果李世民乘勝追擊,冷不防捅了他一刀子。於是薛舉問手下:有投降的天子嗎?
這意思就是,我想投降,又想要面子,你看哪個重要點。
手下褚亮說舉了一大堆例子,意思是:投降比較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個被迫跟了他的郝瑗卻大義凌然跳了出來,說“怎麼可以因為一次失敗,卻打著亡國的打算呢?”
讀書人就是有氣節。
於是薛舉準備串通突厥進攻,但是運氣不太好,唐軍派宇文歆出使突厥,把突厥按了下來。沒法子了,只好等等吧。
那麼武德元年為什麼薛舉會進攻呢?
我來告訴你答案。
一個叫張長遜的人想立功,於是進攻了羅某,結果薛舉抓住機會增援。打來打去不分勝負,李世民、劉文靜見狀便帶大軍來攻擊,想重複上次的勝利。
但是事實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兵不在多。
劉文靜等一干人仗著兵多,已經提前在估計俘虜數;而薛舉,在搞戰前動員,換句話說,兩軍的心理狀態完全不同。
順便說一句,薛舉的糧草不多,此時應該堅守不出,然後反擊。但劉文靜卻大搖大擺地不設防備,準備正面衝突。
李世民原先壓根不知道,一聽到劉文靜幹出了這樣的蠢事,趕緊讓人去報信,讓他改變陣型。
晚了。
信還沒送到,薛舉已經趁著大軍不備,從後方偷襲,先打劉文靜,再對付李世民。
沒有防備,就連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