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很快就進入了無人區,上了山崖。低頭下看,黑糊糊的河水在深谷裡翻滾,一旦不下心掉下去肯定沒有生還。過“狗爬巖”時,黃明光特別提醒我千萬要小心,他堂弟當年就是因為沒有抓得穩石縫,身體被石嘴一逼掉到了河裡,由於水流太急,同路的幾個人誰也沒敢下去抓人,眼看著他堂弟在水中冒了兩下消失在視線裡。中午時分,我們走過了叫麻慄彎的地方,河水一轉彎插入懸崖深處。我們不得不繞到大路上去。走了一段公路,來到叫扒瓦橋的地方。過了扒瓦橋,順著山腳新修的一條公路,重新走向河水流去的方向。

那條窄窄的公路通向落河(伏流),落河的風景絕壯,地形像一個撮箕,開口的這面是河水的流向,其它三面懸崖絕壁,懸崖上風景奇特,各種形狀須仰視才見。河水鑽入山底的上方有一個旱洞,洞口很大,真像一個黑盆大口,隨時都可以吞沒一切。谷口外有個小小工地,好多人在那裡打製磚塊。黃明光與我走到此處,天色向晚,他說要趕回家,只能送我到這裡了。再說過那個洞他沒有經驗,最好是叫一個熟悉洞情的人帶我過洞才安全。他聽說過洞很危險,經常有搶劫的事發生。過了洞,那邊就是出水洞電站,晚上可以在電站住宿。我必須從這個“危險”的地方過,不然就要與我的本意背道而馳,繞開河流而行。

我給了黃明光不少的報酬,並請他幫我給村支書龍道學帶條香菸回去,以表我對人家的謝意。

黃回頭走去的剎那,我像個小孩頓時失去了依靠。一個人真的不敢過那山洞,我在工地上轉悠了半天,終於有個叫陳正德的當地農民要15元錢才答應陪我過洞。此時此刻我想到的是儘快過山洞趕到那個電站去,我想,住宿電站比住農民家要方便的多。

我們走下谷底,陳告訴我,傳說這個地方在遠古的時候河水流到這裡就被山岩堵死了,逢大雨,山洪暴發,上游的村莊必遭淹沒,百姓深受苦難。蒼生百姓悲怨沖天,玉皇得知,立即差派夏禹打通山岩,疏通水道,於是才出現了這段驚奇的伏流。據測量,這段伏流有近1公里長,2001年,水城出水洞電站的技術人員經過探測發現水洞可以渡船,並且還發現洞壁上吊有竹床、繩索等人類的生活用具,於是率先在洞裡開起了橡皮遊船搞起了洞遊。半山腰的那個旱洞也有許多傳說,但傳說缺乏科學依據,我們只能說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誰闡釋得了宇宙的萬千景象呢!現在六盤水市正在這裡規劃投資修建阿勒河風景旅遊區,自然是為了吸引遊客,發展經濟。主意很不錯,也有現代經濟意識,但不知他們是否想到,黑糊糊的河水會不會讓遊客來了失望;是否想過,治理河水的汙染比開發旅遊更顯得重要和緊迫。

可持續發展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陳正德帶著我爬上伏流上方的旱洞,當地人叫大硝洞。洞口很大,方圓三四十米,進入四五十米深後就看不見了,只能憑感覺摸索前進。我跟在老陳屁股後,心裡發怵,馬上拿出身上的電棍摁動電源,嗤嗤的閃電飛向死寂飛向黑暗。其實這是為了給自己壯膽,初來乍到,不得不防備一切可能的發生。大約走了200米左右,便看見了一絲光亮,老陳說,那是前面洞口透進來的微光。看見光亮,提起來的心頓時輕鬆了許多。

05 穿越大硝洞(2)

透過光亮我看見洞內到處是沙堆,老陳說這是清朝宣統年間在洞裡熬硝留下的沙礫,據說當年洞內死了不少熬硝的人,都是因利益之爭殺機四起,結果朋友相殘、手足生疑,留下了許許多多令後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洞口的位置很高,上爬20多分鐘後才出洞口,洞口用石頭砌著幾道圍牆,圍牆的頂部是石壁,住在裡面的人就靠這石壁遮風擋雨。老陳說,這兩家人已經在裡面住了幾十年了,似乎習慣了這種生存方式。而今,聽說上頭要來搞旅遊開發,要把他們搬下山去,他們很不情願。這多少有些讓人不可思,然而這又是他們的真實想法,一種樸素而原始的想法。這種單純使得他們一直不思改變,遠離群體,與大千世界形成了格格不入的生活態度。在外面的人看來是可憐,而他們自己卻覺得塌實。

當然對於一般的路人來說自然是一道絕好的風景,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卻避免不了落後和殘酷。

洞口下面是一個陡峭的草坡,雜草上汪著水珠,順著洞口人家外出踩出的小徑慢慢下滑,好幾次差點滑倒滾下坡去。下完陡坡,老陳送我至岔路口,他告訴我如何走下山腳到對面的電站去投宿。坡很大,與老陳分手後我繼續往山下走。下到半山腰,有條岔路難住了我,我不知走哪一條才是下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