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將炸個底朝天,那個負責劃火柴的人就是阿歷克塞,點燃導火線的則是烏爾班二世。

拜占庭面對羅姆蘇丹國的頻頻發難,有些招架吃力。以拜占庭自己的兵力肯定指望不上,需要找些援助。找誰呢?現在這個時候,也只有西歐能幫上忙。

1095年3月,阿歷克塞派特使急匆匆趕到西歐,請求教皇派軍隊輔助拜占庭趕走土耳其人,請注意“輔助”這個詞。

為什麼偏要找教皇呢?基督教大分裂以後,東西方教會早就勢同水火,阿歷克塞是不是找抽啊?要知道,自從卡諾莎雪地求饒事件以後,教皇的地位在西歐高不可攀、如日中天。讓教皇出面組織軍隊效果差不了,阿歷克塞就是這麼想的。當然他硬著頭皮寫這封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誰讓拜占庭不爭氣呢。

烏爾班二世當時正在義大利帕辰察(Piacenza)召開宗教會議,總結他周遊法國和德國的經歷。拜占庭特使在會上控訴土耳其人的暴行,請求西歐給以援助。烏爾班二世也在會上疾呼西歐應光復聖地、解救宗教兄弟。

要與*世界對抗,就必須聚集更大的力量。烏爾班二世是一名法籍教皇,光復聖地的榮耀應該交給法國,這是他首先想到的。於是乎,烏爾班二世決定於同年11月,在法國的克萊蒙(Clermont)召開宗教會議,號召更多響應者。

烏爾班二世大發英雄帖,呼籲法國各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長齊聚克萊蒙,還讓他們把教區裡的領主們一塊兒拉來。

【克萊蒙會議】

1095年11月19日,歐洲歷史上的一次重要宗教會議——“克萊蒙會議”(Council of Clermont)召開,參加的神職人員、地方領主和騎士多達數萬人。

老滑頭烏爾班二世並沒有單刀直入、直奔主題,而是先提了提宗教改革的問題。與會者都以為這次和以前一樣,只不過是一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會議。提到的問題大部分都是老調重彈,只有把法國國王腓力一世(Philip I;1052—1108年在位)逐出教會一事還能提起大家的胃口。

腓力一世統治時期,法國烽煙四起,充斥著與諸侯們永不停息的戰爭,情況甚至比德國還糟。法國王室依然憋在法蘭西島那彈丸之地上,為了維持王室運轉,腓力一世兼職當了土匪,缺錢的時候就幹攔路搶劫的勾當,這國王當的,夠寒磣的。

另外,法國國王與英格蘭國王的關係在歷史上顯得很不和諧,甚至有些搞笑。征服者威廉原先是諾曼底公爵,是法國國王的臣子,他當上英格蘭國王之後,地位和法國國王平等,法國國王卻仍然認為他是自己的臣子,哪個領導看到昔日手下和自己打官腔心裡能好受?為了使威廉放棄進攻布列塔尼的企圖,腓力一世只得放下高昂的頭與威廉結盟,從而騰出手來對付日益囂張的諸侯。

在生活問題上,腓力一世挺不檢點,他娶荷蘭伯爵之女為妻,並生下王位繼承人胖子路易六世(Louis VI the Fat; 1108—1137年在位)。這位國王喜新厭舊,看上了安茹(Anjou;位於今法國西部)伯爵的老婆,他不顧反對,以老婆太胖為名離婚(生了好幾個孩子,能不胖嗎),轉而娶安茹伯爵的老婆。教皇怒了,把他逐出教會。

大會進行到27日,烏爾班二世切入正題,把話題轉到東方的問題上,整個會議大廳成了他個人的舞臺。烏爾班二世站在講臺上舞動雙唇,唾沫星子亂飛,慷慨激昂地大聲呼籲領主們發動聖戰,奪回被穆斯林侵佔四百多年的聖地。

烏爾班二世強調,奪回耶路撒冷至關重要,基督教必須維護聖地的尊嚴,否則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將會變成現實,到時候地球完蛋可別怪我沒提醒大家。

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演講,而且大獲成功。很遺憾,演講沒有記錄下來,現存的講稿是後來五名聖徒分別記載的,內容卻大不相同,現摘抄幾則如下:

不是我,是主親自勉勵你們,基督的使者們,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級之人,乃至所有騎士、士兵、富人與窮人,都必須迅速予以東方基督徒援助。把兇惡的種族趕出我們的領土,我告訴在座各位,也通知不在場的人:這是主的旨意。

你們居住的這塊被大海和群山環繞的土地,實在太狹小了,無法容納日益膨脹的人口,財富不夠,物產也不足。正因為如此,你們才互相征伐,戰事不休。請你們摒棄憎恨,停止爭吵,罷兵歇戰。讓我們踏上趕赴聖地的征途,從那邪惡的種族手中奪回聖地吧!……我主已經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