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和玄燁等,因此,他們在充分吸取前朝覆亡教訓的基礎上,及時地調整政策,革新政令,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因而使社會經濟很快得以恢復和發展,終達於盛世。
我們知道,所謂的“盛世”,就是國家從大亂走向大治,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那麼人們為什麼不把社會安定,人口眾多,國富民足,經濟領先於世界,文化發達的宋朝也稱之為盛世呢?顯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盛世還有其他的標準。中國人的盛世情懷,不但表現在文治方面,還表現在武功方面。文治武功,是盛世的雙翼,缺一都會失重。宋朝富而不強,一個龐大的經濟巨人,外患不除,苟且隱忍,沖淡了國人的自信與豪情。因此,也可以說沒有強大的國防,就不可能出現盛世。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序:在千年的永恆與輝煌背後(6)
國泰則民安。漢朝文景二帝和隋唐時期針對邊地敵對政權制定了適當的政策,明成祖六掃虜庭、鄭和下南洋、平定安南之亂等,以及康乾二部在平定邊地叛亂和外敵入侵方面都體現了強勁的國防實力。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國家的統一、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
同時,我們還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盛世締造不易,卻失之簡單。文景之治後,漢武帝窮兵黷武,國力漸衰,“開元盛世”之餘便是“安史之亂”,“永宣之治”不過十餘年後,便有“土木之變”的爆發,而清朝統治者還陶醉在康乾盛世的美夢裡便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得無所適從。
中國從鴉片戰爭以後,聞戰必懼,鮮有勝仗,不僅對自己的命運產生了懷疑,民族的自信心也大為受挫。近代大半個世紀裡,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去尋找救國救民之路,經歷各種文化思想啟蒙運動和五四新思潮的洗禮,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五四新文化。它在喚醒民族意識的同時,也激起了潛藏已久的民族血性。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取得了民族獨立的話,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它所激發出的中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巨大動力,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里程碑。政治清明,經濟騰飛,社會穩定,文化繁榮,國防強大,中華崛起指日可待!
《帝國的崛起——中國20王朝崛起真相解密》一書,解析了我國古代20個王朝崛起的歷程,敘述和分析了中國幾千年來王朝興起的深層原因以及統治者個人的素質對王朝興衰的潛在影響,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旁徵博引;對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問題的判斷和評價,也持論公正,不無道理。對中華民族的千年歷史進行反思,目的在於培養中國人持久的愛國心和強國意識。因為只有愛國之心才有歷史的歸屬感,文化的歸屬感。因此,我們不能認為歷史與自己無關。柯林武德說:“歷史就是思想史,史學所要發見的物件,並不是單純的時間,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對於歷史的永恆期待和對未來光榮與夢想的追求,是提高我們基本史學素養的動力與途徑,也是建構文明與道德的基石。遙遠的文明是如此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為了傳遞這種溫暖,我們需要一個好的歷史讀本,來大力提倡一種生活化的歷史閱讀和歷史閱讀的生活化。
與楊府先生結緣是因為幾年前《天朝落日:中國二十王朝覆亡全景》的編纂,在交往中瞭解到他是一位勤奮刻苦的學者型作家,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特別是宮廷史情有獨鍾。楊先生既有很高的文學造詣,又有豐厚的歷史積累,他很注意文章的佈局謀篇,對多種資料的選擇和剪裁匠心獨運,或文或史,不拘形式。《帝國的崛起——中國20王朝崛起真相解密》一書,可以看作是《天朝落日》一書的延伸閱讀。全書語言優美流暢,富有激情,相信熱愛文史的讀者一定會從中有不少啟迪和收穫的。
(彭勇 歷史學博士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 《天朝落日》主編)
聖賢時代
黃帝以後,在我國黃河流域,先後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落聯盟領袖,他們就是堯、舜、禹。堯部落的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水流域;舜部落居於今河南北部和中部;禹的先代,最早居於河套一帶,禹時遷徙到今河南西部。據歷史記載,堯又稱陶唐氏,故稱唐堯,舜是有虞氏的成員,故稱虞舜,禹是夏后氏人,稱為夏禹。陶唐、有虞、夏後都是他們氏族或部落的名稱。
堯、舜、禹時代,中華文明進一步放射出燦爛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