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故一無所知。
第二天一大早,“四面叫呼而起,聲震原野”,趙普和趙光義入室向趙匡胤報告訊息,兩個剛入,諸將“已擐甲執兵,直扣寢門,稱諸將無主,願擁立點檢為天子。”
趙匡胤大吃一驚,連忙披衣下床,還沒來得及答話,即被將士扶擁出門聽事,這時有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部將並皆拜於庭下,山呼萬歲,要擁立他為皇帝。
誰知趙匡胤執意不從,堅決拒絕,諸將士均不答應,不由分說將他“逼扶上馬”。趙匡胤被逼無奈,裝出一副十分委屈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於是趙匡胤當眾宣佈三條紀律:“仍以臣子之禮尊奉幼帝和太后、不準趁機欺凌京內大臣、不準搶掠府庫和富庶百姓擾民”,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幾萬大軍聽了,一起磕頭表示服從。於是,趙匡胤整軍返回京城開封。
守備都城的禁軍將領、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得知情況有變,倉促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來得及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
至此時,後周宰相範質等人這才知道倉促遣將是上了趙匡胤的大當,但已無可奈何,只得率百官聽命,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宣佈周恭帝退位。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易地奪敢了後周政權,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
當年,趙匡胤33歲,改國號為“宋”,改用建隆年號,遵照“五德始終說”自命為火德,旗號用紅色,大赦天下,死罪以下罪減一等。趙匡胤之所以把國號定為宋,是因為他之前所領歸德節度使的藩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歷史上習慣把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王朝稱作北宋,趙匡胤死後被尊為宋太祖。
後世就有歷史學家分析說,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絕非倉促之舉,而是蓄謀已久的一場陰謀。
其一,就拿郭威兵變來說,郭威是倉促之間,臨時扯黃旗當龍袍的,而趙匡胤則顯得從容得多,黃袍都已事先準備好了,否則,深更半夜,這黃袍又是如何準備呢?
其二,從趙匡胤對家人的安排上也可看出其決意兵變的用心。出征之前,趙匡胤將母親和妻子預先送到一座禪寺以防萬一,兵變成功後,其母杜氏脫口稱兒子“素有大志”,隱約可見杜氏對趙匡胤的兵變意圖早就瞭然於胸。而且此次趙匡胤出征,帶去了他的幕府主要班子,也帶去了他的弟弟趙光義,這在趙匡胤已往的征戰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事實上,趙匡胤率軍一出開封,這個參謀班子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發動工作,成為陳橋兵變的實際組織機構和指揮機構。由此可見趙匡胤的安排的確是狠下了一番心思的。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宋廷如果如實記載“陳橋兵變”,等於把趙匡胤置於“亂臣賊子”的地位而遺罵於後人;略而不書,則無異於向世人以另一種方式通告事實真相,效果沒有區別。唯一的辦法就是歪曲和篡改這段歷史,為趙匡胤洗刷一切可能引起的罪名。結果,趙匡胤的謀士們被推到了前臺,變成了上躥下跳的人物,而真正的當事人趙匡胤則被寫成事先一無所知,而且當夜醉酒,直到被軍士擁戴才恍然大悟。
而按照後來“以事系日,盡行編類”修撰的《宋太祖實錄》,也前後經過了4次反覆。第一次始修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至五年(980年)9月,成書50卷。此書修成後,趙光義翻看了有關“陳橋兵變”的記載,很不滿意,認為“太祖朝事,耳目杆接,今《實錄》中頗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趙光義授意李至等人重修《太祖實錄》,明確指示,必須把趙匡胤同曹操、司馬懿等人區別開來。《太祖實錄》一修再修,明顯地反映出趙家皇帝試圖掩蓋事實真相,美化趙氏政權的企圖。
仁德之君
雖然趙匡胤得帝位不地道,但它英明武略,不愧為一代明君,且內心並不奸詐,屬於厚道人之列。對歷史和後代常有畏懼之心,這從兩個小故事可以看出,趙匡胤是很在乎自己身後名的。有一次,趙匡胤在禁中後苑打麻省玩,一個臣子聲稱有急事求見,趙匡胤立即接見。誰知,來人囉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件急務。趙匡胤的玩興被攪,頗為惱火,責問他為何雞子尿溼柴的事也敢謊稱急務?朝臣說:“國事無大小。總比娛樂天子的遊藝之事緊急吧!”趙匡胤惱羞成怒,抄起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