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邑昆陽等二縣。
本來朝廷讓他班師後直接到關中去,但當他走到白屋時,有詔書召他火速進京,三日之間,詔書五至。明帝手書說:“間側息望到,到便直排閣入,視吾面”。就是要他趕緊回京,直接入宮,面見明帝,有要事相托。
據野史記載,司馬懿攻破襄平後,曾夢見明帝枕在他的膝上,說:“視吾面。”他即抬頭,看見明帝面有異色,疑天子有疾。如今一見詔書有此語,大為驚訝。於是晝夜兼程,400多里,一夕而至。徑入嘉福殿內,流著眼淚,探問明帝病情。明帝拉著他的手,鄭重地把太子齊王託孤給他,說:“我將不久於人世,能見到你,我也沒有什麼遺憾了,現將後事託付於你。望你和曹爽共同輔佐太子。”當天,明帝即去世。
時為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太子齊王曹芳柩前繼位,是為魏少帝,司馬懿、曹爽同受託孤輔政。
知雄守雌
齊王曹芳年僅8歲,司馬懿與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爽為大將軍,司馬懿為太尉。各統精兵3000人,輪流在皇宮值班。從此就出現了以曹爽為首的和以司馬懿為首的兩個利益集團的對立和鬥爭。
曹爽雖然說是皇族,但論能力、資格以及威望都不及司馬懿。最初共執朝政時,曹爽對司馬懿也還尊重,凡事兩人總商量以後再執行。
後來,曹爽的心腹何晏、鄧揚等人對他說:“大權不能分給外人啊!”
於是曹爽就想自己專權,開始排擠司馬懿了。他們替他出了一個主意,向皇帝上表推舉司馬懿擔任太傅,外示尊崇,實際上是奪去他的兵權,以使曹爽獲得先處理尚書奏事的權利。因為太傅是個虛銜,雖位高望重,但沒有實權。為了安撫司馬懿,他們允許司馬懿可以像漢代的蕭何那樣,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此舉施行後,他廣佈黨羽,更改原有的制度,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領,又表封曹訓為武衛將軍,其餘兄弟、黨羽也分掌朝廷重職,一門顯貴無比。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曹爽哪裡聽得進去。曹芳年幼登基,本與郭太后同住。曹爽為了擅權獨斷,用心腹何晏、鄧揚、丁謐之謀,把太后遷到永寧宮,使郭太后與曹芳相隔兩地。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晉書?宣帝紀》),來排擠司馬氏的勢力。司馬懿不能禁止,從此與曹爽矛盾漸深。
曹爽大權在手,志得意滿之後,就走向了狂悖與淫慢,過起荒唐的生活來。他作威作福,穢政橫行,以致大臣離心、物議沸騰,魏國國勢也漸趨衰弱。
他廣納諸妾,連明帝的後宮佳麗都不放過,黃門張當私自把內庭才人石英等11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又使用皇家專屬的樂隊、禁兵等君王節度,儼然以皇帝自居。
正始五年(244年)春,曹爽欲立威名於天下,不聽司馬懿勸止,力主伐蜀,結果被蜀軍打得大敗,差點全軍覆沒。時人為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
司馬懿畢竟老謀深算,推說自己年紀大了,佯稱有病,不問政事,也再不上朝了,一晃就是十年。在這十年裡,他處處示弱,隱忍不發,靜觀其變。司馬府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而實際上卻暗流湧動。
曹爽聽說司馬懿病了,擔心他是裝病,就派人去探聽司馬懿的病情如何。
河南尹李勝是曹爽的心腹,被派為荊州刺史。行前到司馬懿家拜望他。
李勝到來,見司馬懿簪橫發散,擁被臥床,就上前致意。司馬懿讓兩個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穩,掉在地上。聲嘶氣喘,還指著嘴說要吃粥。丫頭伺候他吃粥,他用口去接,湯流滿襟,一副病危之狀。李勝看了,覺得司馬懿已是老朽無用之人,怕是時日不多了。李勝感慨說:“都說明公舊病發作,沒想到這麼厲害。”司馬懿故意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年老枕疾,旦夕就死。”李勝又對司馬懿說:“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擔任本州刺史(李勝是荊州人,所以說是本州),特來向太傅告辭。”司馬懿故意錯亂其辭:“哦,這真委屈您啦,幷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備啊。我病得這樣,只怕以後見不到您啦!我只有把我的兒子師、昭兄弟託付給你了。”
李勝又大聲說了一遍:“太傅聽錯了,我是回荊州去,不是到幷州。”
司馬懿總算有點搞清楚了,言語哽噎說:“我實在年紀老,耳朵聾,聽不清您的話。您做荊州刺史,這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