侷限性,肯定也有值得借鑑之處。雖然國內現行的教育體制與英國的教育體制不盡相同,然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今天英國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很可能也是是明天中國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只會讀書和只會考試是不夠的,素質教育才能造就精英,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實用的人才,素質教育才能有效地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幾百年來,英國的精英教育成就了英國曆史上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和政治家,同時英國的大眾教育也訓練出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商人、職員、技工和士兵。〃大英帝國〃過去的〃輝煌〃和現在的成就,不僅僅是由於〃船堅炮利〃。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章:禮貌養成紳士(1)
(一)〃學者〃可以在校園的草坪上散步,而普通生則必須在草坪間的便道上行走,誰都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也不知這個習慣從何時開始,只是年復一年都照此辦理。
六百多年前,威克姆大主教為了培養社會精英,建立考試製度,透過公開考試從貧困人家的子弟中挑選〃學者〃。威克姆大主教想培養的不僅是有知識的學者,更重要的是社會的管理者,所以〃學者〃的行為舉止應該是社會的楷模,他希望公學培養的學生成為真正的紳士。
在溫切斯特公學的校徽上有公學的校訓〃MannersMakythMan〃(禮貌養成紳士)。公學的校訓體現了它的治學精神。這種治學精神與儒家的〃以禮樂教化天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六百多年來正是這種治學精神為英國社會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如果兩千多年來儒家〃以禮樂教化天下〃的治學精神能延續不斷直至今日,大概今天是英國人到中國留學,而不是中國人到英國留學了。
九月初的一個週末,溫切斯特公學的高中新生入學。開學那天,學校要舉行儀式給獲得獎學金的〃學者〃披袍,晚上還有一個雞尾酒招待會。開學前,學校來信邀請我們參加,到了學校後我們才知道,披袍的儀式很重要,有幾百年的傳統,我們很後悔沒有帶相機去。
披袍儀式是下午四點在公學的大廳舉行的。公學的大廳不大,大概可以坐二——三百人。大廳四周的牆上掛了一些人物肖像油畫,是歷史上溫切斯特公學有名的校友,其中有一位曾經是英國首相,但是他的肖像油畫並不在大廳的正面,而是在一個角落裡,看來不是最重要的校友。
我們進去時,一些學生家長和部分老師已在臺下就坐,臺上也坐了些人,有些身著長袍,據說是學校的一些負責人。臺上正中放著一個矮凳,上面有一個紅緞的墊子。三點四十五分,〃學者〃學院的院長羅伯茲先生領著十二個十三歲的〃學者〃和艾倫、張艮走進來。羅伯茲先生身著紫紅色長袍,那十二個十三歲的〃學者〃和艾倫、張艮身著黑色長袍。
四點整,有人在大門外敲了兩下,一個人推開大門,拿著一個紅色的權杖在前面引路,校長塔特博士身著紅色長袍走在前面,隨後是副校長和學校董事會成員。他們在臺上落座後,校長講話,大意是透過公開考試競爭,那十二個十三歲孩子被選為今年初中的〃學者〃,艾倫和張艮被選為今年高中的〃學者〃,現在給他們授予〃學者〃稱號。一陣熱烈的掌聲後,第一個〃學者〃走到臺中間,先對校長鞠躬,然後跪在那個矮凳上。校長一隻手放在他的頭上,然後講了一通,我們一句也聽不懂,最後那個學生說〃阿門〃,就回到座位上。按照這個程式,張艮也走到臺中間跪在那個矮凳上,校長又講了一通,講完後張艮說〃阿門〃,也回到座位上。大家再鼓掌。所有的〃學者〃經歷了這個儀式後,校長、副校長、學校董事會成員按照原來的順序退場,羅伯茲先生領著這些〃學者〃跟在後面,披袍儀式結束。
會後張艮給我們說,披袍儀式通常由董事長主持。當時的董事長病重,所以才由校長代替。校長在披袍儀式中講的是拉丁語,難怪我們一句也聽不懂。六百年前,英國的上層社會都講拉丁語,所以每個舉行這個儀式的的人必須用拉丁語講話,這個傳統保留至今。羅伯茲先生在會前已經告知了校長講話的內容,校長在講話中說,公學是溫切斯特主教威克姆於一三八二年建立,〃學者〃的獎學金由公學基金提供,來之不易。〃學者〃不但應該努力學習知識,也要學會如何學習而終身受益。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成為社會的精英。
第一次披袍儀式是在溫切斯特公學建立後十二年,於一三九四年舉行,此後每年舉行,從未間斷。一三九四年的第一次披袍儀式是在公學中塔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