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會到溫切斯特公學來讀書。
(四)溫切斯特公學願意把僅有的兩個十六歲〃學者〃的獎學金給一個給外國人,一方面說明英國社會提倡機會均等和公開競爭,另一方面,並且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精英人才的競爭。
所謂精英(anelite)在西方被定義為社會中一個特定階層的人。這個階層的人的能力比社會大多數人都強,對社會有更大的影響力,所以精英人物通常自己認為應該是社會的領導階層。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社會對精英有不同的定義。在西方,大多數人認為精英人物應該具有下面一些特有的素質。
首先一個精英人物必須受過良好教育,至少具有高等教育的程度。現代社會認為,高等教育的經歷是獲得知識最有效的途徑,有知識的人才能瞭解和理解許多社會現象和事物的實質。
精英人物的另一個素質是有豐富經驗和閱歷。有了知識,加上經驗和閱歷,才能對事情和事物作出準確的判斷,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精英人物的一個重要素質是有高智商。高智商是一種個人能力。高智商的人在推理、做計劃、解決問題、抽象思維、全面分析、語言交流和學新知識方面的能力很強。有人認為智商可以透過IQ測驗確定。統計資料表明,智商對受教育程度、經濟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有直接影響。
。。
第九章:精英教育的先河(4)
精英人物通常具有好的創造性。創造性為近代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空前的貢獻。創造性被認為是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此外,創造性對文學、美術和音樂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精英人物通常具有高的品味。高的品味不僅僅意味著對文化藝術作品有高的欣賞水平,也通常指一個人內在的修養和行為。高的品味對社會的意識和潮流有很大的引導作用。
精英人物通常自認生就優秀,包括在體育方面也有高於一般人的能力。
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看,精英人才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會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經濟、科技、教育、軍事、外交和文化等社會各個領域,精英人才都起著引領社會發展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中流砥柱作用。精英教育是精英人才產生的主渠道。為了推進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首先要有培養精英人才的意識和環境。溫切斯特公學願意把僅有的兩個十六歲〃學者〃的獎學金給一個給外國人,一方面說明英國社會提倡機會均等和公開競爭,另一方面,並且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精英人才的競爭。
英國是一個既珍惜傳統價值又不斷改良的社會。在英國,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都存在,這兩種教育體制的共存不是由於有什麼理論指導,而是社會的需要。英國這種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能夠存在的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教育體制改革是歷屆英國政府重要的施政綱領。現任工黨政府競選時的口號是:教育,教育,教育(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英國曆屆政府總是在不斷地教育改革,使教育大眾化。
張艮在宋頓中學時,英國當時的教育與就業部國務大臣以《建基於成功》為題發表文章說:在公立學校中〃要改變撒切爾主義的學校優勝劣汰傾向,要讓每一所學校成功;要改變教育中的精英化趨向,要讓每一位兒童成功〃。當時在公立學校的傾向是反對競爭,反對學生有壓力,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讓每一所學校成功〃和〃讓每一位兒童成功〃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模式,但是沒有〃優勝劣汰〃的競爭,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哪兒來的成功?果然,五年後的今天,英國現任的教育與就業部國務大臣提出了教育改革,即使在公立學校,仍然要引進一定程度的競爭。
另一方面,英國社會又需要它的傳統教育。六百多年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英國朝代更迭,世界風雲突變,無論是英國的君主立憲或是法國的大革命,英國的公學教育保持了它的傳統。溫切斯特公學和其他的公學一樣,培養社會精英的教育理念幾百年不變,七十名〃學者〃沒有增加一個,連普通生也不輕易增加。
精英教育的目標在於採用最好的教育方式與內容,用充足的資源培養少數的個體,使其成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分子。因此精英教育的核心概念,除了是少數教育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內涵應該是卓越教育,讓受教育者在不同領域出類拔萃,創新傑出而且具備頂尖的素質。
英國的教育體制有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