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的準確度到敏銳的觀察能力,即使在整個族裡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一天我費了好大的力氣說服梅梅不要出去狩獵,而是跟我一起製作陶器——只有這件事能吸引她的注意力。
狩獵的隊伍出動不到1個小時,我就聽到門口傳來一陣喧鬧——怎麼回事,狩獵隊這麼早就收工了?
接著就緊張起來——27名戰士的後面跟了30多隻狼!!
一名原漢土族的戰士身上帶傷——手臂上的面板被撕開了。
等所有人撤回圍牆內,我立刻叫人收起了吊橋——也是寨門,我也想借此機會檢驗一下寨子的安全性。
一個小時過去,在幾隻狼被刺得鮮血淋漓後,狼群已有了要撤退的意思,我卻不想就此收場——我讓人從門上吊了一塊起碼有10斤的鮮肉出去。
這下子狼群有點騷動了,兩隻狼不顧一切地躍過兩米寬的壕坑,卻沒有在門前不到20厘米寬的地面上站穩腳,直接穿在了壕坑裡的木矛尖上。
等第三隻狼基本站住腳,還沒來得及跳上來咬住肉,就被我稍微放下了一點的寨門擠下坑去了。
頭狼很不甘心地制止了部下的送死行為,長嘯了半個小時後離去了。
如此大規模的狼群讓我開始對狩獵隊的安危產生了擔憂。以後的幾天裡,我要求一起出動的狩獵隊員不能少於35人,同時開始考慮弓箭的製作了。
狼群襲擊的事件讓我發現了現有圍牆的侷限性——只能被動防守,不能主動攻擊。
為改進這一缺陷,我讓木駝他們在圍牆內插上一層與外牆樁差不多粗細的木樁,地面高度1米左右,頂部砍平,在上面沿圍牆內側釘上一圈木板。
這樣原始人就可以站在上面看到牆外的情況,也可以對牆外的野獸發動攻擊。
五天以後,我的弓箭一樣都還沒有製造出來,狼群又來了——帶有明顯的報復性質,這次來了近50只!
“靠!——馬仔多就拽啊!”我鄙視地對頭狼比出中指。
換來的是一陣長嘯。
這一次狼群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打擊,戰士們準備了大量專門用於投擲的短木矛——長度只有1米五左右——這是在梅梅的投擲技術啟示下發明的。
敢於靠近圍牆下10米範圍的9只狼在我下令攻擊後的一秒鐘內就全部報銷了,頭狼被這種攻擊的結果嚇暈了頭,有好幾分鐘沒對狼群進行任何約束。
梅梅不愧為第一投擲手,25米開外的一隻壯狼被她一次性釘在了地上,木矛直接貫穿了狼身——梅梅堅持不用短